憂鬱≠憂鬱症-憂鬱症的成因

作者:陳俊欽


    憂鬱明明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情緒反應,而且它跟焦慮一樣,都在人類的生存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何以憂鬱會失去控制,而變成「憂鬱症」呢?

  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不清楚。但是可能的推論倒是不少。只是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學說獲得充分的肯定,所以關於憂鬱症的成因,至今也還沒有一個定論。

  倘若讀者不是專門研究憂鬱症的學者,沒有必要去深究那麼多,要不然,讀者恐怕會唸到迷糊,通通記不起來。不過,為了求完整性,並且為以後的治療部分鋪路,筆者還是保留了一個基本的篇幅,為憂鬱症成因的各種假說做個簡單的介紹,讀者只要有個大略的印象就可以了。

  

  憂鬱症的神經傳導物質假說

  所謂神經傳導物質,指的就是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用來作為聯繫的一些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身體裡面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的很少,但是影響人腦的功能是相當深遠。

  人類對神經傳導物質的研究大約是在二十世紀才開始的。一九五零年代是這門學科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要是有人說:「腦中化學物質發生障礙,所以才會有憂鬱症,所以只要吃藥,把這些化學物質給調整過來,憂鬱症就會改善」,這個人可能會被嘲笑,甚至被當時的行為理論學家視之為精神有問題。

  但是自從一九五零年代以來,一系列的精神作用藥物被發現:先是能夠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抗精神病藥物被意外發現,人們在找尋其他類似藥物時,高度發揮了嘗試的精神,結果發現一些對思覺失調症沒什麼療效的藥物,卻反而對憂鬱症有治療的效果。

  經過這五、六十年來的努力,大量的精神作用藥物被發現,而且療效也不斷被各種嚴謹的研究所證實,醫學界與心理學界才肯定了這類藥物的功能,而這些藥物的作用,都是透過改變神經傳導物質而作用的,既然藥物有效,那麼很自然的,憂鬱症的成因也可能是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但這是一種間接的推論,還缺乏直接的證據證實。

  不過透過已知的研究,跟憂鬱症最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是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兩種。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對於憂鬱症的影響非常深遠,但是究竟透過什麼作用機制才發生效果的,尚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治療憂鬱症的藥物,幾乎都是透過這兩類神經傳導物質在作用的。一些研究顯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藥物,可能對70%的憂鬱症患者都有療效。

  另外還有一些神經傳導物質可能跟憂鬱症也有關聯性,諸如:多巴胺(Dopamine)、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等等,但與憂鬱症的關聯性,就顯然不如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密切。

  儘管在憂鬱症的成因研究上,神經傳導物質部分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沒有辦法認定答案就是如此。主要原因之一是:只有一部分的人,腦中的這兩類神經傳導物質有明顯的異常,其他的憂鬱症患者,其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與總量,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其次,有些人對於相關的藥物反應不錯,有些人就是不佳。而且,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確實有障礙者,經過藥物的調整之後,憂鬱症未必會改善;而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沒有明顯障礙者,經過藥物的使用後,憂鬱症依然可能改善。

  但是精神科醫師為了求方便起見,經常會向家屬或患者解釋:憂鬱症的問題「就是」出在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讀者應該明白:這只是一種假說而已,並沒有辦法獲得充分的證實,所以,患者不一定只能接受藥物治療而已,各種治療方式對於憂鬱症有效果的,都不妨嚐試看看。

  

  憂鬱症的腦部組織病變假說

  由於在許多腦傷、癲癇的個案身上,都發現了憂鬱症的跡象;而且在一些影像醫學的研究中,發現了憂鬱症患者的腦部可能有萎縮的情形。因此,有些學者則認為:憂鬱症的成因之一,是腦部組織的病變。

  這部分的證據到目前為止,都還相當不清楚,學者並沒有辦法確定到底是哪裡的病變,才導致憂鬱症的發生。但是在這幾十年來,精神外科手術的發展,卻讓人們對此假說有一些興趣。所謂精神外科手術,指的是利用外科手術的方法,在腦部製造一些人為的傷害,而企圖達成憂鬱症的緩解療效。

  說也奇怪,雖然沒有任何腦部組織被證實與憂鬱症有直接相關,但是這些亂槍打鳥式的精神外科手術卻有一定的療效,原理還是不明。

  

  憂鬱症的精神動力假說

  在神經傳導物質的學說被提出來以前,精神動力學派的假說主導了整個二十世紀初期的精神疾病理論。在憂鬱症部分,精神動力學派的學者提出了很多的看法,包括自我內部的衝突、原我與超我的對抗、自我的能力喪失、錯誤與無效率的心理防衛機轉、伊底帕斯情節等。這些部分比較專業,讀者倘若沒有心理學的背景,可能會弄得迷迷糊糊。所以這裡就不再多談。

  雖然說,精神動力假說一直無法獲得證實,而其療效也一直受到質疑,但是它的詮釋能力實在太強了,而且影響也非常深遠,所以儘管在生理學主導的憂鬱症治療學說上,它還是佔有一席之地,並深深影響多數的治療者──儘管治療者本人可能完全否認這點,甚至對精神動力學說嗤之以鼻,但是影響還是至深且遠,難以排除。

  這個派別後續還衍生出很多新的理論,其中一個頗受重視的就是客體關係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學者認為:自我分化的障礙,無論是分化不完全,還是未分化,都會造成客體關係的不健全,而造成了情緒的不穩。客體關係在解釋人格障礙症患者的行為上,有相當好的詮釋能力,但跟它的「祖師爺」──精神動力學說一樣,都有「難以證明」、「含糊抽象」的特質。

  由於客體關係理論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倘若讀者從未接觸過心理學的話,可能會覺得好像在唸天書──每個字都看得懂,但就是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所以這裡也不再多提,讀者有興趣的話,請自行去閱讀相關書籍。這類學說前一陣子還頗為流行的,所以相關的書籍倒是不少。

  

  憂鬱症的認知行為心理學假說

  自從認知行為理論開始盛行之後,釵h學者提出了憂鬱症在認知行為上的假說,而且發展了不少治療憂鬱症的方法。

  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的效果已經被肯定,而且療效不亞於藥物,更重要的是,它的效果遠比藥物持久。患者一但治療改善後,其效果甚至可能延續一生。

  認知行為理論學家的眼中,憂鬱症患者之所以會罹患憂鬱症,並不單純是因為外界環境所造成的,他們強調一個事實:「傷害人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人對於事情的看法。」

  倘若一個人對於生活事件有了錯誤的看法,那麼他就很容易受到這些看法的傷害。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一個瓶子裝了半瓶水,你可以說:「糟糕,只剩下一半的水」;你也可以說:「還好,還有半瓶的水。」前後兩者的說法指的都是同樣的一件事情,但對人的感受卻完全不一樣。

  憂鬱症患者的認知方式,往往是遵循一種「憂鬱式的思考方法」──明天要去應徵工作,憂鬱症患者想到的,就是萬一失敗怎麼辦?在心中所描繪的,也是失敗後丟臉的可能情景;今天意外的中了彩券,一般人的情緒反應自然是很高興,但是憂鬱症患者的想法卻是:糟糕,好運被用掉了,那會不會緊接著有厄運要發生呢?

  在這種情形底下,憂鬱的結果自然很難避免──無論好事還是壞事,對於患者而言都是一種壓力,都可能造成傷害,這時候,情緒自然會越來越差,終而到達疾病的程度。

  認知行為假說所發展出來的一些治療方式,效果都不錯,而且所需的治療時間也比較短,很適合現代工商業社會的運用,所以在心理治療中,算是顯學。也是到目前為止,能夠有充分實証基礎跟藥物治療相庭抗禮的療法。

  

  憂鬱症的其他假說

  憂鬱症的假說可謂多如過江之鯽,實在很難在短短的篇幅中說完。而透過這些假說所發展出來的治療方式,也非常的多。少數的假說,例如:神經傳導物質假說與認知行為心理學假說等,其所發展出來的治療方法已經被廣泛地被證實有效;而多數的假說,仍舊是停留在眾說紛紜的狀態底下。

  所以,憂鬱症的研究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因此,對於各種治療的方式,讀者應該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只要有效,對病情有幫助,那麼我們就不妨一試。有的人堅持不要吃藥,有人堅持一定要用藥,這些都是失之偏頗的做法。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