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從自律神經觀點看韓國邪教紀錄片(簡綾凡)
4. 你走了以後,我想繼續好好活:擁抱逝者,回歸自我人生的六次聚會(林佳慧)
7. 面對年節家務,計較背後是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辛苦付出(陸思如)
13. 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要分開,別把分手離婚掛嘴邊,久了也會變成真(呂宜芳)
15. 相愛難、孩子相處更難:用溝通共識取代設立規範的親子溝通(劉依函)
17. 我願意抱持改變的意願,營造安全的氛圍聆聽對方的需要(陸思如)
25. 讓過往心動的瞬間,成為現在親密關係的珍珠時光(陸思如)
28. 完成了孩子頭一年、頭兩年成長,請好好欣賞自己與另一伴(陸思如)
36. 在愛中療癒-有愛的家庭是讓情緒與情感能自由的表達與流動(呂宜芳)
38. 允許自己表達脆弱,擁有關係中的親密感與同在感(陸思如)
43. 你知道如何愛自己嗎-愛自己,從為自己立下界線開始(呂宜芳)
44. 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都值得寫一本長篇小說!(顧浩然)
58. 從「你要什麼」、「我要什麼」到「我們要什麼?」(顧浩然)
61. 原生家庭的影響力-你現在的關係,都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呂宜芳)
62. 不勉強的關係-面對角色責任時,該如何拿捏角色下的遠近(呂宜芳)
63. 情緒需要被看見-面對情緒時,需要的是安撫而不是道理(呂宜芳)
64. 《火神的眼淚》揭露:最可怕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無效溝通引發的不信任...怎麼讓主管、顧客更信任自己?(林佳慧)
65. 職場常說的高EQ就是要喜怒不形於色,你是不是誤會大了?(林佳慧)
66. 夯劇《火神的眼淚》省思:因工作常犧牲與家人的相處,要工作還是要家庭?(林佳慧)
86. 學習在人性層次上,與自己的父母及孩子連結!(顧浩然)
93. 疫情下的焦慮、結束後的憂鬱、與心靈的免疫血清(陳俊欽)
94. 諮商室裡的疫情觀察:生涯與認同感的心路歷程(蕭景云)
99. 親子關係教我的事: 說清楚 講明白 彼此都輕鬆(林靜君)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底下的細目:【最新百篇文章】
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正在整建中,尚未全面開放,您要收尋的文章經過核對,發現尚未收錄在新的杏語心靈花園裡頭。暫時且陳列於此。資料內容均不變。
一旦本文收錄進杏語心靈花園,將自動跳轉到新的頁面,諸多不便,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