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關係—我們與愛的連結

作者:簡綾凡


孤單無助時,你會想起誰?

不知道當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時,內心是否有浮現答案。

孤單無助時,想起某人有種溫暖支持的感覺,這就是「依附」的概念。

依附關係,如同字面,我們藉由某個對象來讓自己感到有支持、歸屬感,除了心理層面外,我們也從神經生理的角度來探討依附關係。依附(Attachment),在心理學上已有許多的研究,談到依附經常會談論到母嬰關係,也許有人聽過陌生情境這個研究,從嬰幼兒對母親的反應,去區分出嬰幼兒的依附型態,可以看到有「安全的依附」跟「不安全的依附」型態。

所謂的陌生情境研究,就是讓媽媽跟嬰幼兒待在同一個房間,接著讓媽媽離開房間,讓小孩獨自待在房間數分鐘之後,讓媽媽再回到房間裡,看親子重聚時小孩對媽媽的反應,由此判斷孩子對媽媽是否有安全的依附。

【依附的神經生理基礎】

當媽媽離開房間時,嬰孩出現緊張不安的反應,當媽媽再次回到房間跟小孩重聚,小孩會主動迎接媽媽,心情容易被媽媽給安撫,稱之為「安全的依附」。媽媽扮演著小孩副交感腹側迷走神經的功能,媽媽所提供的安全感可以平衡小孩的心律變異率(HRV),讓小孩可以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特別是在剛出生的前三個月,是小孩大腦中杏仁核快速發展時期,我們知道杏仁核是大腦的情緒中心,母嬰之間親密安全的連結,有助於嬰兒大腦中扣帶迴與右眼眶額葉皮質的發展,兩者的作用在於大腦皮質介入,當認知開始發揮作用,相當程度可以調節我們的杏仁核,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大腦邊緣系統中的重要結構,關係到我們行為、長期記憶以及情緒迴路的發展。

我們的杏仁核從妊娠期29-40週,一直到出生後的0-3個月快速發展。杏仁核是我們情緒的中心,可以支配人們對於壓力的下意識反應,所有的早期的情緒都會藉由杏仁核印記在我們的內隱記憶中,當我們在發展依附的情緒迴路時,這些早年的內隱記憶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從神經生理的觀點,當媽媽(或主要照顧者)無法穩定孩子的神經系統,當孩子長期在這種神經系統不穩定的情況下長大,因為不安全的依附所受到的創傷,這些早年創傷形成的情緒迴路,也會在不同的關係中產生一定的影響。

【不安全的依附型態】

關於不安全的依附,可以再區分為三種型態:「逃避型依附」、「矛盾焦慮型依附」、「混亂型依附」。

一、逃避型依附

在陌生情境中,不安全逃避型依附的小孩,在媽媽離開房間時沒有明顯的失望不安,當媽媽再次回到房間時也不太主動去尋求媽媽的安撫,眼神朝下迴避媽媽,甚至忽視媽媽。逃避型依附的小孩和媽媽顯得疏遠,不但不會主動迎接靠近媽媽,在眼神上也會迴避和媽媽接觸。

在逃避型的依附型態裡,不是只有小孩迴避父母,其實父母也迴避小孩的親密需求,小孩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拒絕的。他們的壓力無法被父母調節,因此內在壓力大時經常靠自己忍耐。

二、矛盾焦慮型依附

在陌生情境中,矛盾焦慮型的嬰幼兒在媽媽離開時,因為分離會出現焦慮不安的反應,緊抓著媽媽哭泣著,然而在媽媽再次回來重聚時雖然會尋求跟媽媽連結,但情緒無法輕易的被媽媽安撫,他們想要被媽媽安撫,但當媽媽抱起他們時,他們又會生氣抗拒的把媽媽推開。

矛盾焦慮型孩子的父母經常缺乏一致性,於是孩子無所適從,不能信任父母,但又很需要父母,對父母感覺是矛盾且抗拒的,因為父母的缺乏一致性,孩子即便得到片刻滿足,但滿足感很快就消失了。

三、混亂型依附

混亂型的嬰幼兒比較難以歸類,依附關係對嬰幼兒來說是如此的困惑混亂,他們建立模式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陌生情境中,他們對於媽媽再次回來重聚,可能會出現逃避型依附的反應,也可能會出現矛盾焦慮型依附的反應,他們有可能想要去靠近媽媽,但又突然的停下來,神情空洞癱軟在一旁放空,或是出現反覆的不連貫反應。

混亂型的父母可能是自己充滿恐懼的,或是讓孩子感到恐懼的,可能至少其中一方讓孩子感覺有威脅感,孩子對父母雖然害怕但又依賴父母,他們的威脅感跟安全感都是來自同一對象。

【依附型態是可以修正改變的】

關於依附型態,雖然早年依附經驗很重要,但依附型態不會是永遠都無法被改變的決定論,經過後天有意識地覺察,我們仍是有可能調整神經迴路中的慣性反應,畢竟神經的可塑性是可以被發展的。關於依附型態,我們在不同的對象,也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依附型態,不同的年齡階段因後天的經驗與學習,依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因此發展過程中的學習跟經驗是很重要的,經過有意識地覺察,早期的神經迴路仍然是可以被修正調整的。


最初上傳時間:2023-10-27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其他相關】底下的細目:性議題 助人之道 【另類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