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思如
不安全感讓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可能會出現許多破壞關係的行為後,需要我們先回過頭來認識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在面對不安的感受中,可以如何幫忙自己去認識與表達需要,近一步在關係當中練習呢?讓我們先來認識安全感是什麼開始吧!
❤️每個人滿足安全感的方式不一樣,但多與想要被照顧、被安慰、被保護的需要有關
與安全感有關的「依附型態理論」最早是用來解釋媽媽和嬰兒之間的關係,也藉此觀察照顧者的回應會如何影響嬰兒的情緒,當孩子一出生的時候都是很脆弱的,對外界的威脅毫無抵抗力,因此,當感覺到害怕的時候,嬰兒會透過哭泣引來照顧者的注意,讓他們趕到身邊來保護他,解決面臨到的生理需要(危機)。
因此當嬰兒哭泣時,其實就是缺乏安全感的時候,透過哭泣來尋求照顧者來保護自己,好讓他感到安心。這樣獲得被保護、被照顧、威脅解除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安全感。但是要讓嬰兒得到安全感,照顧者必須要在嬰兒面臨危機時滿足了「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這三個要件,確實解決了孩子的危機時,孩子才會獲得安全感,進而不會繼續哭鬧。
滿足嬰兒安全感的三大要素——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其實也同樣適用於成人,例如當因為考試考差了、在學校被排擠了、在公司被老闆責備了、感覺你在意的人忽略你的時候......,你也會感覺到不安全感。這時,如果對你而言重要的人(伴侶、朋友、家人),能夠適時出現、敏感知道你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給你物理上與心理上的支持,也會有安心的感受,成人和嬰兒得到安全感的原理是一樣的(註1)。
因此「依附型態理論」告訴我們,當我們受到挫折時,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主要照顧者適時的出現(available)、敏感覺察我們的需求(sensitive)、給予我們適切地支持(supportive),唯有主要照顧者一次又一次地這樣照顧我們,給予我們安全感,我們才能發展出照顧自己的能力。我們天生就有被安撫的需求,獲得他人的支持,我們更能夠長出內在的力量,這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內涵。
❤️認識我的依附型態,進而建立我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用「依附型態理論」來解釋延伸的親密關係。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若是未能從關係當中獲得安全感三要素,又要從何得到安全感呢?或許,他們可以勉強把自己照顧好,勉強維持日常的生活起居,但他們的依附型態,偏向不安全依附的機率也會比較高。經常被討論的依附型態可分成兩種:「焦慮依附型態」、「逃避依附型態」,以「焦慮依附型態」來說對自己的信念可能是「我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而「逃避依附型態」對自己的信念則是「我只需要自己就好,需要別人我總是會受傷」,以下先對於「焦慮依附型態」提供一些參考給與大家認識.
最初上傳時間:2023-08-21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