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地震症候群的深層心理結構與面對方式

作者:陳俊欽


  診間中,一位女性正娓娓道來職場的勾心鬥角、感情的不順遂與家人的不諒解,腦海中全是輕生念頭──霎時,天搖地動,牆壁吱嘎作響,杯水飛濺。只見她花容失色,四處張望,差點就奪門而出。

  「我都不想活了,不想連最後這一點意願都不能自己作主,倒在一堆瓦礫石堆中,不成人形,無助地等人開挖。」一陣慌亂過後,她尷尬的解釋道。

  「倘若真死了,妳又何必在乎這些?想一想,妳真的不想活了嗎?」

  女生思考良久。「你說的對。我先前說那麼多,其實我是不想死的。」她說了一串名字,都是她萬一死了,她認為會稱心快意的人。「說真的,我努力那麼久,我真的很不甘心──」

  

  

  人活著就會有焦慮,試圖在困境中找尋出口,在難題中找到答案,求生意志反映在身體,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反映在心裡,就是焦慮。倘若長期無法找到出口,解決不了問題,焦慮一直累積,就好比繃緊的橡皮筋漸漸失去彈性,人會習得無助:了解到自己的努力改變不了問題;倘若無助感向未來延伸,也就是無望感──明白即便加上時間,問題還是難以撼動,焦慮就會轉為憂鬱,求生意志慢慢枯竭,正所謂「生亦何歡,死亦何懼?」死亡的陰影才會來到。

  一場地震,震出那麼多人的不適,有人命名為假性地震症候群,牽扯上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大家學習怎麼吐納、放輕鬆、緩和自己情緒。然而,它真正反應的深層結構是什麼?其實,那是一場集體性與社會性的焦慮,敘說著這塊島嶼上的人們活得太辛苦了──

  十幾歲的孩子,再過幾周就要參加所謂「免試」入學的「會考」,有不少孩子還為此服藥對抗焦慮;倘若他們成功通過考驗升上高中,等著他們的又是大學的入學申請;倘若他們再次過關斬將,一路唸完大學或研究所,就能有「資格」拿到不相襯的薪資,望著高不可攀的房價物價,看著不甚熟的富二代朋友開豪車住豪宅,深刻體會相對剝奪感的同時,被長輩指責「幹嘛跟別人比?這一點苦也不能吃,處在福中不知福」。

  要投資還是趁年輕享受?該不該買房?結不結婚?生不生小孩?處處是選擇,處處是犧牲,卻沒有回頭路,隨時都可能後悔。從來沒有人問過自己要不要來到這個世界?一回神,卻已經身在人間,從名字、身高、長相、性別、外貌、身材、智商、能力到成長經過與家世背景,沒有一樣能自己選擇,卻得硬著頭皮承擔起一切,在相當有限的資訊下,茫然前行,成敗責任卻得自己承擔。自己煩惱也就罷了,朋友、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甚至鄰居相見,都還會提醒或攀比一番。

  曾經有個笑話,寶貝孫子要出國留學,全家人來機場送行,依依不捨間,奶奶卻突然拉住孫子急道:「趕快上飛機佔位子」。

  在這個習慣以警告當作問候語的社會,焦慮是無處宣洩的,人們不斷在真實與想像的危險與優劣中,透過有限的資訊尋找答案,然後把自己搞得更神經兮兮。曾經有位個案問我:「到底是我有病?還是我活在一個有病的世界當中?」

  答案都是一樣的。只要你沒有辦法離開這塊島嶼,不管基於什麼理由,你就得繼續與之共存,誰有病,都一樣,你唯一能做的是──

  第一、慶幸在這場地震中倖存,把你從盲目的生活中震了出來,並透過頭暈目眩心慌等症狀讓你知道自己有多焦慮,就好像做了一場免費的心靈健康檢查。

  第二、既然知道自己有多焦慮,就應該立刻面對現實。判斷方法是:焦慮已經影響工作(包括親職工作)與生活,例如:記憶力差到不行、過目即忘、閒暇時無法控制地不斷划手機、不斷購物卻連包裹也懶得拆、越到晚上精神越好白天又想睡、整天都很疲倦、一直擔心有事情要發生等等,馬上到身心科或諮商所就診,治療方式大抵是前者吃藥後者諮商。

  第三、如果焦慮還沒影響到工作與生活,那就有條件自力救濟,把過往的生活找回來,包括:多年沒見的好朋友、過往的嗜好等;其次,就是安排新的活動,可以是參加個短程旅行、報個才藝班、讀書會、團體課程、語言學習等,技能學習是其次,認識新的人事物才是重點,透過「非關競爭」的人際網絡與連結刺激,把自己更穩固的安定在這個世界

  第四、倘若真的沒有時間,那透過大肌肉運動或感官上的刺激也是有效的,例如:慢跑、健身課程等;或是更簡單,吃一個辣得要死的麻辣鍋或甜得要命的巧克力冰淇淋也會有用。但是,理性的活動,例如:閱讀等等,對於已經成形的焦慮通常是沒用的。

  假性地震症候群不是正式的醫學診斷,然而,它卻比自律神經檢測儀更加靈敏,能夠偵測出你我內心中的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人間事的是是非非、不滿、不甘心、無奈與悔恨,盡在那震後餘悸猶存與恍惚暈眩中一覽無遺──不管你每天對鏡子裡的自己說了上萬遍的「你很好」也沒用。


最初上傳時間:2024-04-23
最後更改時間:2024-04-23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