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傷人的家庭中復原

作者:顧浩然


    對一個人來說,家,可能是溫馨的避風港,不過有沒有可能,它也是個會讓人受傷的地方?

  想想看,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與記憶裡,父母親都是怎麼教導、提醒我們的?

  有人也許會想起說:「我小時候,在學校被老師處罰而感到委屈、難過,回家告訴我爸爸,爸爸總是說一定是我調皮搗蛋,老師才會修理你…」;也許有人會想起:「對,我記得媽媽總會告訴我,你是男孩子,不可以哭,只有女孩子才能哭,男孩子要勇敢、要堅強…」

  還有的人也許會想起說,在他們的家庭有個信念:「永遠不可以讓外人知道我們家的秘密。」或者說,考試拿了個好成績,興沖沖地拿給爸爸媽媽看,結果大人劈頭就提醒「做人不可以驕傲。」問題是,「我只想跟他們分享我的開心啊,我沒有要炫耀啊!」

  不管我們從父母那兒接收到什麼樣的訊息,都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而不自知,或者就自然而然地視為理所當然。

  於是乎,這些信念、觀點或規條、對感受情緒的處理方式,慢慢地就形成了我們的「框架」,不知不覺地框在我們的頭頂上,或者形成我們的「地雷」,碰不得,一碰就爆。

  家庭規則所反映出來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父母對生命的信念和價值觀,而他們也決定了自己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也有人形容像個未成形的原形黏土,大人怎麼給這張白紙上色、怎麼捏這個黏土,孩子也據以形成對自我的概念,並且依照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來對待自我。

  所以如果一個很優秀的父親,將對自己的要求也加諸在孩子身上,並一直認為孩子做得不夠好,還要更好,那麼孩子就很可能認為自己真的不夠好,即便在外人眼中,這個孩子已經很棒了。

  我很喜歡用登山來比喻這個概念。

  對很多孩子而言,父母就像他們心目中的聖山,他們窮其一生,一直想要努力攀上這座聖山,想要靠近這座聖山。

  所以,如果父母親說:「生氣不好,因為生氣有失教養」時,孩子為了符合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想要靠近心目中的聖山,就會把因為感受到委屈的生氣給收起來,甚至因此每當感到生氣時,就會覺得很丟臉,自我批評是沒教養。

  但是,這種必須自我壓抑的過程實在是太痛苦,久而久之,孩子不得不為自己戴上一副面具,並且去認同這個假面,然後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是有教養的」。

   然而,因為這個假面戴得太久了,以致於他忘了自己真正的感覺,而和自己的距離愈來愈遠、愈來愈不認識「自己是誰?」

  信念、觀點或對情緒感受的處理方式形成其來有自,不必然就一定是不好的,否則我們就無法仰賴它們活下來。

  只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是:「對現在的我,它合不合宜?」小時候父母所給予我們的信念,長大了的我們,是否可以更有智慧地去判斷它們「適不適用?」

  一個健康的家庭,是可以容許有彈性的存在,不會只有在「應該」和「不應該」的兩個極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半也可以給自己和給別人一些彈性,比較有呼吸的空間,可以更自在,也比較不容易衍生心理的疾病。

  相反地,一個不健康的家庭,因為少了彈性,這些個規條或信念有時就因此而否定了每個成員本性中的若干特質,很可能會愈來愈覺得喘不過氣,而感到不舒服,甚至衍生心理的困擾。

  有人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很遺憾的是,現實生活裡,沒有父母是完全無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而且還真的就有「不是」的父母,他們會肆無忌憚地辱罵、責打、虐待孩子…。

  這些「不是」的父母,多半也是成長自相對較不健康的家庭。他們帶著內心的缺乏與另一半組成了自己的家庭,也在無形中把這樣的缺乏帶給了孩子,造成孩子的傷害。

  為了幫助自己不再落入無盡的惡性循環之中,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試著去接觸、經驗自己的內在情緒和感受,從中了解自己的期待和想法。

  我必須說,這過程並不容易,是很辛苦的,因為經驗這些感受會讓人感到痛苦。然而,我們雖然無從改變讓我們感到受傷的事件的發生,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這些事件的經驗。

  家族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爾認為,每個人都有求生存的能量,否則我們無法長到那麼大。

  我們可以做的是,讓這些求生存的能量,藉由經驗我們的感受與情緒,轉化成為生命的能量。

   拿前面的例子來說,我們努力地想要靠近心目中的聖山,會不會也是想藉著滿足父母的期待,來幫助自己和父母有愛的連結?因為我們對父母有愛,所以我們想努力地讓他們開心?

  當我們可以經驗到自己對父母的愛,我們就有機會看見內在的資源,我們學習去肯定、欣賞與接納自我,並且學習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而不是只有滿足他們未必合適我們的期待與想法的唯一做法。

  那麼假以時日,我們就漸漸地可以看見那被過去生活經驗的「灰塵」覆蓋下的、屬於我們自身擁有的寶藏與特質,進而有機會從傷我們的家庭中復原。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關係專區】底下的細目: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親子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