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俊欽
對於家屬的準備工作,就如同對案主,你得先了解家人對於精神科的認知,以及對於「讓案主到精神科就診」的反應。倘若有所誤解,必須及早處理。
在資訊供給上,你必須能滿足家屬的下列幾個疑惑──
1. 我的家人是怎麼了?
2. 為什麼他要看精神科?
3. 他是不是很嚴重?
4. 那你這邊還要不要繼續晤談下去?
但是除了認知上面的資訊提供以外,你還得注意一些情感上的反應。基本上,家屬普遍會有幾種情緒反應:恐懼(糟糕,看來他的問題更嚴重,還得動用到精神科!)、擔心(那他會不會好?)、憤怒(你等於是在說我們家有精神病人嘛!)、沮喪、徬徨(精神科?那是怎樣?他會被關起來嘛?)。
這些情緒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否認──「不!不可能!我家沒有人得精神病!一個也沒有!」、「他那麼乖,他只是壓力大了一點,他不會有精神病的!」、「你多花一點耐心就可以了,他會告訴你的!」。
有些時候,情緒反應會轉成對你的質疑:「你該不會是無法解決他的問題,所以認為他有精神病吧?」、「你根本不了解他,也沒耐心跟愛心去幫他,所以你才想把他丟到瘋人院去!」
還有些狀況下,家屬會認為你在偏袒案主:「所以你說他有病,那麼都是我在無理取鬧的囉?」
你必須在家屬產生這些反應與質疑之前,就先處理好家屬的情緒。「修正家屬對於精神科的認知」、「說明清楚就診與精神病不是等號」、「適當解釋精神科就診的狀況」都是必須的。就如同對案主的告知一樣,你必須在家屬與你之間,達成一個就診目的的共識。就算治療頭痛也好、失眠也好,都是一個很好的共識。
最後,你還得注意家庭系統中、不同個體對於案主的認知差異。
你應該明白:一但將案主轉介過去精神科,你就等於將這個家庭系統給改變成「有成員在精神科就診」的家庭了。他們跟個人一樣,會有各種情緒的感擾,需要你的預想考量。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