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患者常見的身心困境

作者:陳俊欽


    躁狂發作經過治療,就會慢慢緩解;即使沒有經過治療,多數患者在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慢慢恢復常態。但是案主的身心障礙,未必會隨著情緒慢慢減低而改善,相反的,許多病態會隨著情緒下降而更趨明顯。因為躁症的情緒高亢有助於讓案主忽略這些令人痛苦的身心障礙,一旦失去躁症的「保護」,問題就會明顯起來。

  發病初癒的緩解期,是患者最尷尬的時候,由於發病模樣可能驚嚇到親友、鄰居或同事,患者復原後返家,往往不知如何面對其他人。家屬的諒解與協助,將有助於患者彌補因為躁狂發作而失去的人際關係、工作與生活,多與患者談談內心感受——此舉不但不會誘發再次發病,反而有助於情緒紓解,對於患者的病情有幫助。

  

  面對過去的自己

  在這個問題上,案主的羞恥感會強過思覺失調症患者,因為躁症患者的活動力極大,而破壞性也很大,當症狀消失時,往往也比思覺失調症患者來得徹底。發病期間與非發病期間的落差會很明顯。

  因此,在症狀緩解後,患者對於先前躁期中的表現,經常會感到極度難堪,患者很難接受那些狂妄、自大的言行是自己所為,往往想否認、掩飾原有的疾病。一個常見的現象是:患者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病情已經好了,無需再服藥,心中則暗自希望能就此忘記那些令人困窘的經驗。有些時候,急躁的家屬也會認為:「趕快讓患者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不要再想那麼多,也許不會再發作。」

  這類近乎幻想的念頭,往往是造成躁狂發作復發的主因。患者擅自停藥、停止看門診,過度急躁於「恢復正常生活」,家屬則鼓勵這類的舉動。最後就是造成下一次的躁狂發作、或是轉變成重鬱發作。

  

  喪失「變好」的權利

  絕大多數的心理治療都以內在的統整、自我接納、滿足感為目標。但是在躁鬱症患者身上,這目標卻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躁症發作時期,案主也會感到自我的統整、自我接納、快樂。案主根本難以區分這些好的感覺,到底是自己的心靈層次上的進步,還是疾病的復發?躁症等於是剝奪了一個人變好的權利──當他情緒改善,他可能是躁症發作;當他情緒低落,他可能是重鬱發作,他根本就是進退維谷。

  

  面對藥物的副作用

  抗躁狂的藥物副作用通常多於抗精神病藥物,在過量服用時可能會中毒,嚴重時甚至會死亡。初返家的患者可能因為失去醫護人員的照料,服藥變得不規則,家屬得多加注意,並與醫師討論,明瞭患者服用中的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也密切注意各種中毒的跡象,若有這類現象,盡快送醫。此外,部份患者在躁狂穩定後,緊接著轉變成憂鬱,此時,患者即可能故意服用過量抗躁狂藥物以自殺,所以家屬亦要注意患者是否有憂鬱的現象。

  

  面對他人的不信任

  躁鬱症患者的社會功能下降並不會太明顯。但是基於案主發病時的躁狂模樣,會讓身旁的人相當不信任案主。這反而會造成一種新的衝突──案主的能力實際上是超過旁人的預期,但旁人對於案主的想法往往多所阻撓。面對他人的不信任,案主可能更加憤怒,可能以停止服藥來克服這心理障礙。這些都會加深案主的人際障礙與復發機率。

  

  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

  社會大眾對於躁鬱症患者仍舊抱持好奇與畏懼的心理,也會用異樣或不信任的目光來看待患者。案主比思覺失調症患者擁有更健全的認知能力來感受到這樣的不友善態度,因此,所受的傷害也會更大。患者往往發現即使自己多年不再發病,依然無法被家人、朋友、或同事所接受。

  

  面對自己將來的人生

  患者知道自己疾病目前平復了,但什麼時候會再復發則不曉得。患者如何相信:自己的新概念不是躁症的影響?患者會活在這種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發病了的疑懼當中。患者擁有大部分的能力,卻無法保持過去的社會經濟地位,甚至,患者根本連工作也找不到。患者要如何繼續活下去呢?他們能結婚生子嗎?會不會貽害後代子孫呢?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其他相關】底下的細目:性議題 【助人之道】 另類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