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表象的療癒

作者:蘇湘婷


  療癒的基礎來自看見與覺知,當你超越了表象的意義,看見內心真實的需求,你就有力量、有方向,也知道要怎麼做。

  

  讓人們失去看見的清晰度,是來自成長過程中害怕不被愛的恐懼。當我們仍是孩子時我們依靠父母的關愛成長,也自然會依造父母的期待行動。如果父母對我們的愛只在我們服從時表現出來,我們會自然壓抑自己真實的渴望。成長之後這些渴望也許被遺忘,但仍舊被儲藏在身體裡,影響了你的一舉一動。只有在覺察自己深處的痛楚與被愛的需求,開始關愛自己,這份痛楚才會被釋放與療癒。

  

  莎拉對於最近的親子關係感到頭疼,和一向甜美可愛的女兒因為穿著起了很大的爭執。童年時莎拉渴望母親慈愛的照顧,卻屢屢不能如願。因為母親承受長期精神壓力,她只有在照顧好弟妹、扮演好一個獨立女兒的角色時才能稍稍獲得母親的注視。在結婚之後經濟穩定,她決定不要讓同要的事發生在孩子身上,即便自己辛苦點,也要給孩子最好的。莎拉喜歡裝扮這個小女兒,總是省下自己的私房錢,就為了給女兒最好的物質享受。但是女兒越來越受不了老是被裝扮成小公主,開始反抗她。一次,女兒忿忿地對她說從來不想扮成公主,她才明白多年來她用細心照顧女兒,來掩飾內心對於母愛的渴望。是她想穿地美美的,是她想要被當成公主一樣對待。有了這樣的覺察,她才開始思考如何對自己好。她知道好好打扮其實是自己的渴望,而為自己添購新裝,也發現女兒竟興致盎然地跟她一起逛街,幫她找適合的服裝。原來女兒是喜歡跟她相處的。

  

  有時,我們會要求自己做出與內心願望相違背的事,並期待這麼做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值得被愛。但是被壓抑的渴望仍舊牽動著我們的行動,直到這份渴望被正視,才會看到出路。

  

  貝兒以為遇見了一個有理想抱負的男人,可以依靠終生。卻在交往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他早有家室,而自己莫名其妙地成為了第三者。一向認為要謹守社會道德的貝兒在得知他已婚後,第一時間就決定要分手,卻不知為何,每每他露出懇求的態度,或是以傷害自己相逼,她就又心疼又無奈地回到他身邊。如此來來回回許多次,讓她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也厭惡那個無法分手的自己。在深入探索自己的情感層面後,貝兒才漸漸明白,在符合社會道德不當第三者的表象之下,她有許多的不甘心,以及對自己的心疼。她其實想要大聲地斥責他,想要他對自己好。非得讓自己覺得不那麼委屈了,她才真的分手,而不再回頭。

  

  內在的渴望是驅動生命的力量,被壓抑或是忽略,都會使我們的能量受到折損。甚至,需要撥出額外的力氣來壓制掌控。爾後為了避免失控,我們的生命不再自由,就好像獄卒與囚犯一般,兩者的角色雖不同,卻都永遠被困禁住。

  

  真實面貌與渴望並不可怕,需要的只是適當的管道來被呵護。當我們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才能思考如何以適合的方式得到。

  

  看見需要勇氣。被隱藏的往往是我們想逃避的,需要自己有意願,才會願意跨越表象,看見真實面。在我的經驗裡,很多次在要跨越的時候,是痛苦不堪、頻頻想要回頭的。但是我同時知道,真實的召喚是有力量的。當我看到真實面貌,就無須再費力掩蓋躲藏,而終能放鬆與自由。

  

  當表象一一被卸除,看見的不僅是真實的自己與自由的身體,也是那原本完美神聖、無須被批判的自己。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