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睡的話,還要不要吃安眠藥呢?

作者:陳俊欽


  一些因為失眠來就診的患者,在使用幾天安眠藥之後,一旦發現能睡,就會立刻停掉藥物。

  根據筆者的經驗,只有極少數的患者因此免除服藥的問題,絕大多數的患者,會再次飽受失眠之苦,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不得已再回到門診來。

  說來好笑,我幫一些失眠患者設計的治療計畫,最多只須連續服藥三個月即可,但是一旦斷斷續續服藥,幾乎都會拖到半年以上。

  我曾經很好奇地問患者:「當初我解說的時候,你不是明白只要三個月後,就能停藥了嗎?但是你怎麼會在治療奏效後立刻終止計畫?」

  患者往往很委屈地表示,都是因為家人、學者專家、甚至是藥師的建議,認為這類藥物很危險,能不吃就不要吃。

  當我追問這些「專家」之所以認為安眠藥物危險的理由時,答案多半是「有成癮性」、「為什麼要靠藥物?」、「有副作用」等。

  我通常很同情這些失眠患者,因為他們不但飽受失眠之苦,還得承受其他人的「無知風險」。

  一般而言,以現在安眠藥的安全性而言,幾乎已經遠高於酒精;而其成癮性,也低於酒精。但是人們不會反對睡前小酌一杯,但是卻會很介意睡前服用一顆藥物。所以據此推導出來的結論就是:睡不著再吃藥,能睡就不要吃。

  事實上,這跟失眠治療的基本學理恰好相反──人腦的生理時鐘受到神經傳導物質影響,這些物質交替作用著,以維護一個正常的睡眠週期。工商業時代,人們普遍壓力大,所以造成了睡眠週期的紊亂,睡眠相關的化學物質分泌就亂掉了。使用安眠藥的目的,是要讓這些亂七八糟的生理時鐘回覆規律,而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是借助藥力強迫人入睡。

  所以,安眠藥的使用,非常重視定時、定點、定量的概念──吃了藥,倘若能睡,表示生理時鐘受到藥物控制,暫時恢復正常,但是一但藥物停止,他會很快的回覆混亂的狀態。所以,患者即使服用安眠藥物之後,可以獲得一晚的安眠,第二天、第三天都還是得繼續使用相同劑量的藥物,而且必須在相同的時間與相同的狀況下服用,目的就是要慢慢鞏固生物時鐘的規律性。倘若規律性已經建立了,那麼就可以把安眠藥物稍微減量,看看生物時鐘會不會藉機又作怪?倘若沒有,那在過一段時間,又可以繼續減量,直到藥物全部減光為止。在這減藥過程當中,倘若失眠再度出現,那麼減藥動作就得立刻停止,靜待生物時鐘的規律性恢復。絕對不能躁進。

  但是一旦患者採取的是「能睡就不吃,不能睡才吃」的策略時,那生物時鐘反而會更加紊亂。因為你不定期地吃藥,腦內化學物質分泌的週期就更加不規律。到最後,睡眠調控機制完全崩潰了,果真就變成不吃藥就不能入睡了。

  換句話說:即使是安眠藥,也得順勢而為──規律服用,小心增減,讓身體與藥物達到最調和的狀態,藉機恢復規律的生物時鐘。如此,藥物自然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緩慢地停掉──即使一時無法停掉,也能減到最低的劑量。

  但大多數人卻是拿安眠藥來「蠻幹」,利用藥力強迫身體入睡,倘若無法立刻入睡,動輒增加劑量,倘若能入睡,就迫不及待減量。這樣子,等同是利用藥物來「鎮壓」身體正常機能,到最後,正常生理機能都混亂掉之後,不靠藥物,就根本不能入睡。果然是藥物成癮,想戒也戒不掉。

  這是非常基本的安眠藥物使用原則,早已被明白地寫在經典的教科書當中,醫療人員應該都非常熟悉。但很奇怪的是,國內民眾普遍不知道這道理,多數「專家」也不知道,甚至連護士與醫師也不知道。

  筆者就曾經發現,有些藥師在給藥的時候,自行建議患者減量使用,或是勸告患者能不吃安眠藥就不要吃。筆者追問其理由,答案竟然是醫師習慣長期使用安眠藥物,以達到利用藥物「強迫入睡」的目的;藥師也非常的熱心與敬業,一找到機會,就建議患者不要吃藥。

  筆者聽了實在又好笑又生氣,因為醫師與藥師理論上應該分工合作──但是要合作,至少也應該各自多唸一點書才對。

  名言說:專家只是訓練有素的狗。可惜,「訓練無素的狗」實在也不少。民眾在這情況之下,可能還是得靠自己──多多充實藥物知識了。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治療相關】底下的細目:【關於治療】 人格議題 肥胖問題 自殺問題 安眠藥專論 物質濫用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