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憂鬱」好不好?

作者:陳俊欽


    經過前面幾章的介紹,相信讀者應該對憂鬱的影響有一定的認識了,在進入所謂「憂鬱症」之前,我們將要進一步來打破一些傳統上的迷思,以免讓這些錯誤信念干擾大家的判斷。

  首先就是──「不會憂鬱」到底好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看開一點,心情就會比較好」、「心情好,做什麼事情都順利。」彷彿「心情好」是一件美事,最好的狀態就是不要憂鬱,天天開心最重要。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我們在一些藝術作品中,就會發現大量的反證:一些優美的詩句、樂曲、繪畫、小說等,都是作者在相當憂鬱的狀態下才創作出來的,有些雖然只是輕微的憂鬱,但有些則顯然已經到了疾病的狀態。但是這些創作品的數量之多,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幾乎難以估計。倘若時光倒流,三千年前就發明了治療憂鬱的方法,而這些歷史人物也通通接受治療,那麼,這世界整個就改觀了。

  憂鬱在某些意義下,不但不是病態,還是一種原創性的根源。即使撇開那些歷史上的天才不提,一般人也不能沒有憂鬱。讀者不妨自己想想看:倘若你的一生都是快快樂樂的過,一點憂愁也沒有,那真的會比較好嗎?

  而且,更坦白的說:只要是人,就會有憂鬱的時候;倘若有人完全不憂鬱,那麼恐怕就有病了。就像輕躁症或躁症患者幾乎都處於高興的狀態,連悲傷的事情也無法影響他的情緒,那麼豈不是很怪異嗎?

  所以,讀者在進一步了解憂鬱症之前,一定要時時刻刻記住一件事──憂鬱是自然的,只有病態的憂鬱才需要治療,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就把自己給貼上「憂鬱症」的標籤。而且,憂鬱症的治療也不是以「完全不再憂鬱」為目標,偶發性的輕微憂鬱是在所難免的。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