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請你多愛我一些 ~ 談婚姻的期待與迷思

作者:廖玉花


  婚姻,可以說盡愛情的偉大,也可以徹底展露人的脆弱。

  

  不論怎麼說,婚姻就像一杯水,冷暖自知。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婚姻對一個人的人格成長、潛能發展、自我實現都有其重要性。大多數的人在結婚時,都憧憬與所愛的人白頭偕老,共譜美麗的人生戀曲。

  

  事實上,完美的婚姻並不存在,而不完美的婚姻也不等於沒有幸福。每一段可以維持下去的婚姻,都有它的潛質和強處。婚姻的維持與幸福在於個人是否能隨自己生命的歷程,和婚姻關係的互動作適度的調整,並跨越婚姻當中的大小困境。

  

  國外有一位婚姻治療專家Hayden-Seman他提到婚姻伴侶不容易維持幸福快樂的愛情,是因為他們的期望太高。對於「婚姻」,總是帶著自己對婚姻「是什麼樣」以及「希望它是什麼」的想法。因此,對婚姻期望愈高,婚姻就愈難幸福與快樂。

  

  夫妻在相較於婚前,婚後的婚姻生活在互動中,柴、米、油、鹽、醬、酢、茶中會顯得有更多的落差。除此之外,彼此空間的需要、互相尊重也是維持婚姻的秘訣,但在相處的過程中卻那麼容易和習慣地去教訓、約束及牽制對方,這是因為在每個人的內在觀念裡,儲存了太多對婚姻的期待與迷思。在婚姻生活中,伴侶們依循著這些期待與迷思。如:「浪漫的愛情才有幸福婚姻」、「讓對方快樂才是理想的伴侶」、「要找差異大,才可以互補」、「伴侶間要百分之百的『信任』和『坦露』,不應該有秘密」、「伴侶彼此是瞭若指掌的」、「伴侶應該為對方犧牲自己」、「為了孩子,不快樂的婚姻也勝過破碎的家庭」、「有好的性生活才有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夫妻是不會有衝突的」、「下一個男(女)人會更好」等等。

  

  除了以上幾點,在婚姻生活當中,其實還有許多有待澄清的期待與迷思。因此,當伴侶的愛結束了,權力的爭戰也開始; 或當彼此關係變得較安全有保障時,心理上也啟動了那些按鈕,所有潛在的期待和願望,突然變得蠢蠢欲動。彼此不再找理由和對方在一起,卻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看電視、和朋友來往,彼此可供溝通的內容和範圍變得更少。此時,當看不到對方有自己所期待的特質和行為時,彼此的感情、吸引力與優點都變得不夠。因此,彼此帶著自己對婚姻「是什麼樣」以及「希望它是什麼」的這些想法與期待,希望對方可以多愛自己一點,卻不知這些迷思與期待與一個真實的婚姻生活有很大的落差。當無法彼此協調時,深深的失望就油然而生。因為彼此花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在尋找一個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對象。因此,對婚姻即產生失望和不滿。

  

  國外學者Blaine Fowers 強調「只把婚姻視為一種幸福快樂的關係,本身已經削弱了婚姻的價值」。他認為伴侶們應該重新將婚姻定位在是「操練友誼、忠誠與慷慨」的機會。若單純地只想要更快樂和得到更多的愛,是最不可能找到快樂與幸福。

  

  有人形容人的成長,好像花的蓓蕾慢慢盛放一樣,要等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花朵的嬌艷才會慢慢展露。伴侶間相處也是一樣,若婚姻關係穩固,有良好的環境,兩人就會不斷成長,且愈長愈美麗。婚姻是一個學習歷程,造成不美滿,不是事件,而是態度,而態度來自於自己的價值觀與想法。因此,在婚姻關係中,覺察在婚姻當中的期待與迷思是如何影響自己婚姻,再透過溝通去了解與澄清彼此的需求,那麼即使不用說「親愛的!請你多愛我一些」的要求,也可以如 Blaine Fowers所說的「幸福快樂的婚姻自然而來」。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關係專區】底下的細目: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親子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