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

作者:顧浩然


直至現在,我都還維持一個習慣,就是會在前一天晚上,就先把第二天出門後要用上的東西整理好,這樣,即使第二天因為賴床以致於不得不趕著出門,也不會遺忘該帶的物品。

這個習慣是小時候,被父母提醒的,我覺得是好的習慣。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源自原生家庭的一些習慣,好的習慣可以因此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或更自在;但有些不是很好的習慣,卻可能讓彼此的關係愈來愈疏離,或者導致家人之間的關係益加緊張。

隱晦不明的溝通,就是其中之一。

有位朋友,父母都位居某個職場的高層,他們每天忙於工作,所以也就很少和孩子有交流或者聊天。這不打緊,因為父母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所以,身為老大的朋友,自然就是家中最會被要求,也最被期待的那個孩子。

朋友其實也很認真,從小書就讀得不錯,後來也念了所國立的大學。

可是,因為父母很少有時間了解孩子的狀況,在看到孩子生活也還正常,成績也能維持一定的水準,也就愈來愈疏於與孩子互動。

影響所及,這位朋友也學會了把很多的心情放在心裡,不會說出來。

很不幸的,有一次,這位朋友遭遇到了重大創傷事件。然而,他依舊習慣性地靠著壓抑內在的悲傷,然後讓生活繼續下去。

當他告訴我這樁事件時,我問他,你怎麼告訴你的父母?他們的反應又是什麼?

「我只是很平靜地讓父母親知道什麼事,而他們聽了也沒說什麼?」朋友這麼說。當下,我是充滿了困惑,更對他有些心疼與不捨。

根據過去的互動與成長經驗,朋友對於父母的「聽了也沒說什麼」的反應,有了他自己的解讀,可是,溝通習慣使然,朋友並沒有與父母親核對他們的心情與想法,而父母親,也沒有在朋友說出這件事的當下,立即給予一個正向的回應,例如接納,例如立即協助孩子出面處理及善後…。

這樣的互動模式,長期下來,朋友也開始習慣帶著自己並未與父母核對,或者是隱晦溝通後產生的一些未必正確的個人理解,來看待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家庭。

而讓朋友因此更辛苦的是,他也愈來愈擅長壓抑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或者說,朋友,其實已經隔離了自己的情緒。

反映出的現象是,在和朋友談起創傷事件的那當下,我可以感覺到,朋友好像成了另個人似的,眼神空洞、有點像喃喃自語般,說著一件事不關己的平常事。

要改變朋友慣用的處理情緒的模式,要花時間,最重要的是,需要幫助他能開始學習去「描述」感覺,而不只是「解釋」或「說明」事件。

這兩者是很不同的。

很多人習慣用邏輯或理性去分析或解釋事情,但它並無法和自我的內在接觸,無法和自我連結。

一個無法和自我的內在經驗感受連結的人,其結果就會跟自己的關係愈來愈遠,也會與他人的關係愈來愈遠。

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去描述自己的感覺,例如當我提及某件感到傷心的事時,我感覺到心跳開始加快、我的手漸漸地發抖、我的胃開始翻攪…,表示我已經開始與自己的內在接觸及連結,也才有機會因為達到自我的整合,而讓曾經感到傷心、憤怒、害怕的諸多感受,可以因為被自己所理解,而慢慢地消融。

「我一直感覺靠近不了你,」有一回,我回饋給朋友關於我自己的感受。

那一次的談話,我邀請他,容許我帶領他,透過冥想與專注呼吸的練習,試著去經驗自己的內在,去感覺到自己的感覺。

爾後,只要有機會及時間許可,一次、兩次…,我都會帶著他做這樣的練習。

當然,在與父母親的互動關係上,朋友還需要花些時間去學習建立一個新的好的習慣,去取代原有的隱晦溝通的舊習慣,並且也是透過時間,慢慢讓新的習慣成自然。

但至少,他已經可以開始對自己的感覺有更多的描述與體驗,也愈來愈釋放,即使偶爾掉淚,他也都可以去接受,而不會感到不自在。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