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悲傷,就是善待自己

作者:顧浩然


三月底的某一天中午,我突然接到養護中心的電話,告知母親在用完餐未久,突然沒有生命跡象。雖經現場護理人員急救並電119送醫,母親仍陷入重度昏迷,並於三天後過世。

我記得接獲電話的當下,我不是哭,而是陷入了一陣的呆滯,直到內人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我才抱著她放聲大哭。

在匆忙準備簡單行李要南下的過程中,我一直是處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景況中,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先做什麼事?該準備什麼東西?

畢竟,一切都發生的那麼突然,即便隨著母親的老邁,我在心裡都在準備這一天的到來;即便,我曾經陪伴過許多的朋友走過哀傷與失落的歷程…,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我依舊是手足無措的。

親人過世,分離的悲傷和無法及時告別的遺憾,是人生經歷中一項很重大並且很獨特的失落,它所帶來的衝擊,常會讓我們感到害怕和無助。要我們去真實面對、審視因失落而被迫留下的傷痕,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畢竟,那個經驗太痛、太過衝擊,所以很多人努力地想要轉移這樣的傷慟。

於是乎,可能讓自己加倍地投入工作,而把悲傷收進內心最隱密的角落;或者因為害怕悲傷,於是乾脆放棄思念、絕口不提…。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失落本就是人生的一部份,即使我們想要刻意遠離或忽視,但它其實都不會消失。

很多人在得悉朋友失去摯愛時,總會試圖安慰對方要堅強,這固然是出自一片善意,卻未必是很好的方法。因為那可能只會使當事人,把悲傷的心情硬生生地收回來,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心裡的鬰結。

悲傷輔導大師William Worden曾說過:「沒有人能逃避悲傷,除非他心中沒有愛。」

在我母親的追思禮拜結束後,我曾經因為某個人和她的兩個孩子沒有出席,而感到極度的憤慨,甚至感到這是對方用缺席來羞辱我的母親。

後來在一次四天的工作坊中,我擔任主角,在二次的治療會談中,老師幫助我看見了自己的悲傷和憤慨背後,對於希望給母親的人生最後一程有圓滿的句點的那份愛後,我終於可以放下對那個人的憤恨,轉而接納了她的傷。

這個經驗,讓我更加體會到,失落與思念,原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如果我們可以接納失落帶來的悲傷與衍生的情緒,反而會幫助我們有新生的力量,並且讓我們的情感得以更豐富,而讓我們的心更為柔軟。

悲傷心情的整理,有點像是在淘金。

一開始,你所撈起的,必然是一堆骯髒的沙泥,然後你也許會懷疑,那堆沙泥裡會有金沙嗎?我這麼做,值得嗎?

可是,如果你可以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地洗篩、沈澱、再洗篩、再沈澱,慢慢地,你的眼前就會看見閃閃的金沙,此時此刻,也許你就會感受到它們所帶給你的驚喜與讚嘆。

母親過世至今,已逾一月了。

至今,每每看著在母親生前,為她拍下在養護中心、坐在輪椅上,端著碗、秀氣地用湯匙一口一口地吃著米粉的二分多鐘畫面,我總還是會紅著眼,在心裡對母親說:「老媽媽,我好想妳啊!」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正經歷失落與悲傷,可不可以也容許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與支持?

想哭的時候就哭,想找人說話時,就找你可以相信、願意聽你訴說悲傷的朋友說說你的哀慟;或者你也可以透過書寫、畫畫、音樂,來紓發悲傷情緒。

我的一位好朋友曾經這麼說:「善待悲傷,就是善待生命。」

悲傷終究會痊癒,但它是急不得的。我們只有給悲傷與失落有足夠的支持,才可能讓生命獲得修復與滋潤,才可能在一堆看似污穢的情緒泥沙中,篩出耀眼的金沙。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