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治療的「談話」

作者:顧浩然


心理會談不僅是「閒聊」,更是一種治療。

 有一回,有個孩子急匆匆地趕著進會談室,臉上帶著一點慍色,「怎麼了?」我好奇這個還在喘氣的孩子的表情。「我剛很氣,電腦好爛…」孩子這麼告訴我。原來,這個孩子在進會談室之前,才因搜尋資料過程不順利,心裡有點生氣。

 聊著聊著,就聊到好多好多,關於孩子對父母感情的看法,然而,更令我心疼的是,我看到了這個孩子,是如何在不自覺中「介入」了父母親之間的互動關係,甚至,負起了原本應該是父親所應負起的,照顧太太的角色。

 從孩子一開始談起的,對電腦的生氣,怎麼會看到孩子是如何進入父母之間的三角化關係呢?

 這當然是「閒聊」出來的。我把閒聊二字加以「」,是有意義的。

 很多人對心理治療光靠談話,就可以處理一個人的心理困擾,一直抱持一個懷疑的態度,甚至,有時候聽到身邊的朋友去做心理治療時,還會半開玩笑地說:「你就找我聊啊,幹嘛浪費這個錢…」。

 我不否認,有時候,在心情煩悶的時候,找朋友插科打諢,那令人煩心的事情,或許就可以在嘻笑打鬧之間,因感覺到被支持而獲得紓解。

 但是,有些心情或困擾,卻難以透過朋友間上述的方式,來有效因應。

 對於專業助人工作者而言,與個案之間所進行「閒聊」式的心理治療,其實一點都不「閒」。相反地,在過程中,卻是必須時時刻刻專注在當事人所陳述的故事內容,不僅是內容,更得留意地探索當事人所傳遞出來的訊息裡,對他們可能的意義與影響性。

 舉個例子。有位孩子因為拒學,令媽媽很頭疼。媽媽用盡了各種方法,就是無法讓孩子願意去上學。不得已,於是媽媽就帶孩子前來,希望治療師幫助孩子能夠願意去上學。

 於是,治療師開始就會跟孩子問起學校生活,與同學之間的相處…,聊著聊著,慢慢地發現到,原來孩子是用著自己的不去上學,來吸引父母親的注意力,再繼續聊下去,才明白,原來父母親一直爭吵,甚至鬧離婚。

 這個孩子,表面上的問題是不去上學。但不去上學的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某個意義而言,是孩子犧牲了自己,想換回父母親的關係。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孩子,原本只是抱怨學校的電腦系統很爛,但在談話的過程中,可以從孩子的情緒反應,而進入更深層的家庭互動,甚至看到孩子的「親職化」,及如何介入父母親之間的關係…,進而有機會幫助孩子思索自己的角色,然後調整自我,重新找回原來的自在,為自己將來想要走的方向來努力…。

 這些,都是在每一次與當事人專注地閒聊過程,留意孩子所透露訊息的意義與他所處的家庭系統關係中,慢慢地達到的目標。

 也因此,對專業助人工作者而言,每次的會談都像是在打一場仗,都在陪伴當事人,一起從千絲萬縷中努力找到線頭。

 以下,我試著舉一段想像的假設性對話,希望能有助於說明我所說的心理治療的「閒聊」,和一般人際社交對話的閒聊有什麼不同。

假設,有個孩子把蓄了一段時間的鬍子剃掉了,一般朋友間的社交對話可能是:

朋友:「你怎麼把鬍子剃了?」

孩子:「就媽媽要我剃了啊…(無奈的表情)」

朋友:「帥喔」

孩子:「拜託,我本來是不想剃的好不好,xx的…」

朋友:「幹嘛啊,剃都剃了,別不爽了…」

治療師:「你把鬍子剃了?」

孩子:「就媽媽要我剃了啊…(無奈的表情)」

治療師:「看來你有點無奈,怎麼了…」

孩子:「拜託,我很不爽好不好,xx的,連我爸都還特地打電話給我…」

治療師:「我很困惑,你鬍子剃不剃,怎麼連爸爸都還要特地打電話給你呢…?」

 以上的簡單五句對話,不同在哪裡呢?

 朋友與孩子的對話,我們一般會界定是同儕之間的閒聊,當然,朋友的回應多少也有那麼點對這個孩子的支持。

 至於治療師與孩子的對話,則不僅回應了孩子當下的無奈表情,接下來,更是有機會繼續創造出對話空間,進而幫助治療師與孩子,都可以慢慢看懂父母彼此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下,又如何創造出什麼樣的家庭氛圍?而這氛圍又如何影響彼此的心情與想法…。

 希望這樣簡單的說明,有助於幫助大家稍稍理解心理會談的意義與功能。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其他相關】底下的細目:性議題 【助人之道】 另類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