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真的不好嗎?

作者:王亦華


  「再玩,看你長大之後怎麼辦!」。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很愛我們的長輩們,都是這樣「告誡」我們的。而當我們長大了、甚至身為人父母的時候,我們也會這樣「告誡」我們親愛的孩子們。不管哪個時代,這樣的「叮嚀」,目的都是一樣的:希望我們最寶貝的孩子們,能多用氐I、少玩點,好好去念書,以後才能出人頭地。但是,玩,真的如此不重要、如此不好嗎?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漸漸發現:兒童的遊戲,是有其非常重要的功能和意義的。甚至,遊戲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知識方面的學習。很難相信嗎?讓我慢慢說給你聽。

  首先,在遊戲當中,不論是丟球、堆積木、幫巴比娃娃穿衣服,孩子都在練習操作自己的身體,不論是大肌肉的運動、小肌肉的運動,或是手指與眼睛之間的協調等等都是。

  你覺得這個不重要嗎?想想孩子為何學寫字的時候總是寫不好?為何那麼大了還是常摔跤?為何談鋼琴時明明眼睛看著樂譜,但手指彈出來就是錯的?甚至,為何體育課時,同學總是笑他/她球打不好,而使他/她很挫折與難過?發現了嗎?若這部份不好(也可稱為「感覺統合障礙」),其影響所及,遍及孩子整個生活呢!

  其次,在遊戲當中,若有其他人在,孩子就會練習到人際方面的處理和因應。「每次我說要玩紅綠燈,小美就說要玩扮家家酒」;「今天我們在玩的時候,小明推了我一把,然後我就摔倒了。好痛!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這每一次每一次,都會帶給孩子去練習處理人際關係和問題的機會。沒有人天生下來就知道該怎麼處理與人相處的問題,不是嗎?我們都是這樣一次一次從練習當中,慢慢知道如何適合的處理和他人之間遇到的問題的呀!而遊戲,剛好非常豐富的提供了這些。

  第三,大人,是用「口語」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的。而兒童,是用「遊戲」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感受的。也就是說:遊戲是兒童的語言。

  為何會這樣呢?根據心理學大師皮亞傑(Piaget)的說法,我們需要到了十一歲左右,才會真的具有用抽象符號(例如:語言、數字)來完全表達我們意思的能力。也因此,在那之前,孩子們只會用具體的事物(例如:玩具)來傳達自己想傳達的。也因此,你會看到兩歲的孩子把積木堆起來,然後推倒;你會看到小一、小二的小朋友,在遊戲當中把一些人偶當作他/她們班上的某些同學,並且打他/她們;你會看到小四、小五的男生,開始對妹妹的芭比娃娃產生興趣,並想把它的衣服脫下來看看。其實,這些都有意義的:把積木堆好又推倒,跟這個年紀的孩子常遇到的可怕事件—摔倒—有關;打那些被稱做同學的人偶,可能代表孩子在班上遇到了一些事情,只是他說不出來,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而對芭比娃娃的興趣,就是這些快進入青春期的小男生,對於萌芽中的性興趣的一種探索呀!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大人那麼好,所以他/她們用遊戲來表達這些。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對摔倒的害怕、對同學的不滿、對性的興趣,都會得到一些抒發。甚至,他/她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把問題更具象化,以便更清楚該如何面對,甚至找到解決的方法。我想,這是老天給孩子的「自我療育」功能吧!

  所以囉,玩,其實是有很多功能的呢!一個沒有充分玩過的孩子,他/她在肢體運動上常常是不好的,而這會影響他/她之後的學習和人際關係;一個沒有充分玩過的孩子,他/她不知道如何和別人相處與協調,所以縱使有好的能力,但要「出人頭地」,嗯,…;一個沒有充分玩過的孩子,心中總是有很多模糊的感覺和聲音,一如一個被剝奪學習語言的人一樣,不知該怎麼形容和描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當然囉,因為連自己的感覺是什麼都不知道,那又如何知道該怎麼處理和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呢?

  因此,那句「再玩,看你長大之後怎麼辦!」,應該改成:「不玩,看你長大之後怎麼辦!」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關係專區】底下的細目: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親子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