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

作者:詹益欣


好像有這麼樣的一個說法,養成一個習慣要二十一天。

不是這樣吧。

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習慣分為所謂的好習慣與壞習慣。以好習慣來說,二十一天還是太少,二十一天建立起來的好習慣還是脆弱,輕輕一碰就可能毀去。而壞習慣卻只要三天就足以穩穩長成。

給人家洗頭連續超過三天,就會接著去洗第四天。水槽裡的杯碗超過三天沒洗,放著四天不洗就好像蠻合理的。冷戰三天後,第四天不小心發現原來不講話還比較舒服。連坐三天 Uber,第四天捷運就變得讓人難以忍受。三天都吃垃圾食物,第四天就是想吃炸薯條配霜淇淋嘛。連續運動二十一天後不小心沒去運動個三天,第四天就覺得「什麼?我之前怎麼有辦法出門運動?」。

諸如此類的。

三好像有種神奇的魔力,尤其對於我們心中本來就傾向想要的。三天兩夜的旅行好像有玩到但又沒有太不務正業,三天連假就是比週末幸福許多,三個傻瓜好像比兩個傻瓜有說服力,三隻雨傘標組合起來就是彷彿蠻可靠的。

(三種抹茶口味的餅乾好像就代表你是真心的抹茶愛好者。)

一、二、三,一與二好像有種不被當真的豁免權,三好像就不能這麼隨便了。好像就得負些什麼責任,好像就留下存在的痕跡,好像使一切多了情節,好像就多了力量。

於是,犯一次錯是不小心,第二次是不熟悉,第三次以後就是你根本就是故意的怎麼這麼不用心。被騙一次是可憐,被騙兩次是真的好可憐,被騙第三次是也太蠢了吧怎麼學不乖是你自找的誰要可憐你。

我們天生傾向將類似的東西歸類,好提升大腦認知處理的效率。於是第一次是意外,第二次是例外,第三次就成了模式,非常需要提出個解釋。

意外不是你的錯,例外可以被原諒,模式就是你的選擇你的果。意外無法被避開,例外可以被包容,模式代表你就是這種人。

重複累積出某種力量,讓人相信這些一次又一次比我們自身更強壯,我們陷入了一個「這是我造成的但我無法改變」的困境,我們需要一個說法,解釋這重複,說明這一再。

於是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上工了。

認知失調由社會心理學家 Fedtinger 所提出,主要是在說我們內在的矛盾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緊張感,這矛盾可能來自想法、感覺、行為、信念、情緒等等,威脅到我們自我印象的一致性。這時候,這樣的不舒服會成為一個動力,讓我們改變相互衝突的認知之一,來遷就配合另一個,以消除衝突,重新達到內在的和諧。Festinger 當時會提出此理論,即是因為觀察到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員們,在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後,為了減緩此一認知失調帶來的緊張感,竟改變其信仰核心,改稱外星人已經因為他們而饒恕了這個星球。

所以總總的說法充斥,我們忙著說服他人,更忙著解釋自己。

三次不愉快的戀愛,三個不順利的工作,三個已讀未回的訊息,三個笑不出來的 Friday night。三,創造出「世界就是這樣」或「我就是這樣」的以為,以及「我無法改變」的無力。可是,這世界同時又告訴我們,我們是有選擇的,所以我們對自己說,「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於是一個巨大的矛盾於焉而生:我不想要失敗但我選擇了失敗,我不想要痛苦但我造成了痛苦。

我們需要解釋這個矛盾,心裡才會覺得舒服些,腦中不自覺冒出各式各樣的詮釋分析,通常結論就是我的錯,以及伴隨這些評價而有的罪惡、羞恥、無力、挫敗等等,聚集成一種「好像我哪裡有問題」的強烈感受,接著重點就跑到了「我一定是哪裡有問題」。

就像壞習慣,我們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也總是太容易形成,而自我接納與肯定就像是好習慣,過於容易被破壞。

覺察到模式的存在很好,那有助於我們更了解自己,但也需要溫柔包容,小心不要陷入翻舊帳般的無情自責。

如果可以,練習帶著好奇來探討重複,並時時提醒自己這些探索不是為了要證明自己有問題,而是為了有一天能將自己從模式中釋放,並把本屬於我們的自由,歸還給自己。

如果可以,將焦點從一再移開,每一次其實也都是第一次與唯一一次,每一次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空白,每一次都是關於重新選擇的練習。

一起練習。


最初上傳時間:2021-07-05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