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也愛自己

作者:顧浩然


 這年頭,常常聽見一句話:「要做自己」、「要愛自己」。但不論是做自己,還是愛自己,首先,就得先了解「自己」是誰?

 幾年前,因為經歷了母親的遽逝,在安排母親追思禮拜的過程中,曾經引發我很多的情緒,有悲傷、有自責、有憤怒…。

為此,我去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好好地整理自己的心情及很多的想法。

 那幾次的諮商,除了幫助我釋放失去母親的悲傷與思念心情外,也讓我看見了自己在面對事情時的很多觀點及規條,

 藉由一步步地整理及探索,幫助自己愈來愈了解自己在意什麼?堅持什麼?害怕什麼…?而,又是什麼樣的生活經驗,形塑了這些在意、堅持、害怕…?

 其實,生活中所發生的每個事件,不論是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可以幫助自己去探索「我是誰」、「我要什麼」這兩個大哉問。

 關於「我」,可能包括了兩個層面:「理實我」及「理想我」。

 「理實我」指得是真實的自己。譬如,我是一個害羞、內向、慢熟的人,在一個人際互動的情境裡,我不太習慣主動開口,但絕對不是因為我不喜歡某些人,純粹只是,我就是不太擅長社交性的對話。

 但「理想我」則可能背負著社會主流價值觀或文化標準的期待,好比說,我應該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又或者說,從事助人工作,就不會也不應該生氣…之類的。

 如果我要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期待,我就應該要做到這些那些…,如果我做不了,很可能就會被他人解讀成「我很不合群」、「我很遜」。

 當然,我舉的這些例子都是小事。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面對他人對我們很多未必合理的期待,例如在伴侶關係上常會看見這樣的互動:伴侶中的一方,要求另一方要做到什麼什麼?但當細問提出期待的一方:「如果你的先生/太太可以做到,那滿足了你什麼…」時,卻未必回答得出來。

 伴侶在相處上對對方的一些期待或觀點,自然也緣自於他們的生命經驗,然後可能是不知不覺地加諸在伴侶身上,期待對方可以滿足他們曾經想擁有,卻得不到的。

 而一旦伴侶在相處上,一直要去滿足另一半的期待,久而久之,很可能彼此就會因此而感覺到累了、倦了、怒了,如果不去正視,難免關係就會變得愈來愈緊張,衝突變得愈來愈大。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這個焦慮很大一部份是緣自於我母親,因為生活經驗帶給自己的不安感。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內在的焦慮?但現在的我,比較可以去分辨有時候出現的焦慮是從何而來?

 於是,我漸漸明白,有時候自己的焦慮不安,可能就是執著於「別人眼中的我,應該是個什麼樣的我?」我可能執著於去符合別人所期待的那個「理想我」。

 至於那個理想我,所指為何?我其實也不清楚,而可能是基於我自己的想像,或者內在的「比較心」,或者就是所謂的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應該如何如何…」。

 人很奇怪,一旦有了比較心,就會有得失心,而變得患得患失,變得好像做這個也不對,做那個也不對,正所謂「合了姑意卻逆了嫂意」,久而久之,連自己是誰、自己要什麼,都不清楚了。

 愈不清楚,就愈是徬徨、愈是焦慮,愈是努力想要符合別人的期待,就又愈離自己愈來愈遠,變成惡性循環,也愈來愈不快樂。

 「現實我」,常常都不是完美的。我們很可能窮盡一生,都還未必能夠做到接納真實且不完美的自我。

 我們常會拿主流文化價值觀與標準放在自己的身上,變成內在的「法官」,不斷地審判自己那裡不夠好、那裡做得很糟糕…。

 試想,這樣的生活,怎麼可能快樂、自在?

 我很喜歡聖經的一個比喻。

 上帝賜給每個人的恩賜有所不同,有人是60兩銀子、有人100兩銀子,有人可能只有30兩銀子。

 但如果,我們做到自己能做的,是不是就是滿分了呢?

 儘管,放下比較心,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未必。我們每個人只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速度與步調,一步步地走。

 然而,如果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的『不接納』」,其實,我們就已經走在自我接納、「愛自己」的路上了。

 最後,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們可以擁有、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女士所提到的五大自由:

「自由地看和聽,來代替應該如何看、如何聽。

自由地說出你所感和所想,來代替應該如何說。

自由地感覺你所感的,來代替應該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你想要的,來代替總是等待對方允許的。

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冒險,來代替總是選擇安全妥當這一條路,而不敢興風作浪搖晃一下自己的船。」

 今天是年假過後的第一天上班日,在此,除了祝福大家「豬事順心」外,也祝福大家,在「做自己」、「愛自己」的路上,都能找到自己的步調與速度。


最初上傳時間:2021-07-05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