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人格與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

作者:陳俊欽


  大多數人一想到自戀型人格,就會聯想到一個趾高氣昂、目中無人、自私至極的傲慢傢伙,這樣的人,跟缺乏自信、情緒不穩、成天擔心被人拋棄的邊緣型人格怎麼會有共通性呢?說的更直白一點,兩者有什麼不容易區別的地方,值得用專文來敘述呢?

  事實上,人們對於自戀型人格的印象,諸如:自私至極、傲慢無禮、趾高氣昂等等,主要是建立在「自戀型人格疾患」的認知上的。然而,人格的表現從輕微變異的人格傾向(trait)到嚴重偏差的人格疾患(disorder)不一定只有「量性」的變化,還有可能存在「質性」的不同,也就是說:「人格傾向」不只是在偏差程度上比「人格疾患」來的輕微,也就是所謂的「量性差異」;「人格傾向」者更容易以一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來表現相同的人格特質,這種質性差異往往就是「人格傾向」者之所以能適應社會框架,符合角色期待,維持自身功能的原因。

  「自戀型人格傾向」者也不例外。在臨床上,並不容易見到趾高氣昂、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的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相反的,他們往往發展出長期憂鬱、孤單、空虛感、被剝奪感與缺乏安全感的樣貌,很容易跟邊緣型人格搞混在一起。至於反差為何會如此之大?這還得從學術上對於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定義講起,一步步推演,才能明白這整個看似荒謬卻又無奈至極的心路歷程。

  按照DSM-V的診斷原則,要成立自戀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必須包含下列九點中的五點(含)以上──

1. 對自我重要性的自大感,例如誇大成就與才能,在沒有相稱情況下期待被認為優越。

2. 專注於無止境的成功、權力、顯赫、美貌、或是理想愛情等幻想中。

3. 相信他或她的「特殊」及獨特,僅能被其他特殊或居高位者或機構所了解,或應與之相關連。

4. 需要過度的讚美。

5. 認為自己有特權(如︰不合理的期待自己有特殊待遇或別人會自動地順從他或她的期待)。

6. 在人際上顯得剝削(例如:占別人便宜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7. 缺乏同理心︰不願意辨識或認同別人的情感需求。

8. 時常妒忌別人或且認為別人妒忌他或她。

9. 顯現自大、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通常,自戀型人格疾患患者傾向於渴求於他人的稱讚,缺乏對別人的同理心,對自己的行為或能力有過度的誇大想像,也時常忌妒別人或認為別人忌妒他──讀到這裡,我想請問:您身旁最符合這些敘述的人,會是誰?

  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畫面,就是自己的上司,即便不是直屬主管,在更高的主管裡頭,應該也不難找到這樣的人選。當然,只要他依然適任,沒有家庭、人際上的問題,他不會構成人格疾患診斷,您也不能據此控訴他應該就醫。如此提問,只是要凸顯人格疾患的社會脈絡性,只有透過社會互動的角度來理解,人格疾患才會產生意義:自戀型人格就算要肆無忌憚、自認有特權、目中無人、自私至極,也得要有其他人願意配合,這場「自戀的戲碼」才演下去。如果他沒有相當的主客觀條件,例如:特殊能力、權力財富、社會地位、身世背景等等,而別人又沒有求於他,那為什麼要乖乖配合?

  當然,我們很難說:究竟是擁有特殊資源,才讓這群人擁有更龐大的自我膨脹空間?抑或是自戀型人格者以自我為中心,把別人當工具,忽視整體利益,專注於自己利益的特點,才更有機會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勝出?孰因孰果,難有定論,總之,人格特質與社會位階、權力資源的追求互相依存、彼此掩護,只有在個人的行為偏差太過,超過他的保護因子,諸如:社會位階、權力、財富、聰明才智所能掩蓋時,才有成立人格疾患的可能。否則,他可能就在成功的光芒底下安度一生,人格特質並未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太大的困擾。當然,我們也可以堅持說:這位仁兄還是有自戀型人格疾患,只是一直適應良好,所以終其一生,沒被發現。但是,就操作型定義來說,一個終其一生沒有辦法被診斷的自戀型人格疾患,就好比要討論一個永遠打不開的箱子裡裝著的是白球還是黑球一樣荒謬──既然箱子確定打不開了,那球是什麼顏色對任何人有意義嗎?當然,這個人如果夠偉大,名留青史,這樣的討論也許有史學或文學上的意義,不過,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

  所以,人格偏差跟保護因子兩者之間的失去均衡,是自戀型人格疾患被發現的主要原因。但基於人格的穩定性,改變的通常是後者:保護因子的減弱,當然,也可能因為資源減少,人格的偏差更形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舉例說明好了。一位自尊自大、目中無人的建設公司老闆,因為婚姻瀕臨破裂,在合夥人的建議下來求助。從表面來看,這是一件婚姻問題,屬於伴侶諮商的範疇,但事實上,隱藏了更深的人格問題:如果這位個案不是一位成功的大老闆,以他乖張的脾氣,早就被送到精神科住院了,但憑藉其事業上的重大成功,絕大多數員工忍下了,反而是妻子在逐漸長大的長子鼓動下,選擇不再忍耐,率先發難。婚姻上的挫敗打擊他過度膨脹的自信,導致他的情緒更加不穩,開始影響他在商業上的決策能力。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保護因子再也無法承擔其人格偏差,公司管理階層甚至競爭對手慢慢看出不對勁,最後,由權力位階跟他相當的合夥人出面,迫使他面對自己的人格疾患問題。

  這是一個相當經典的自戀型人格疾患案例。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那樣,打從出生就擁有那麼多資源、條件與運氣的。更多生來就注定得平凡過一生的自戀型人格者,面臨的是一個更加嚴峻的生存考驗:他們得在過度膨脹的自己與社會殘酷現實的狹縫中求生存,一方面相信自己予有天命,深信自己的不凡與特殊,期待被特殊人物慧眼相中的那一天,另一方面得在日常生活中卑微地生活著,用各種想法去面對自己不是什麼特殊人物的事實。他們持續的渴望被讚美,然後一再失望,發現「長期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同義語更接近於「無能就是無能」,而非「潛能尚未被開發」。他們也許已經想好要怎麼「放下特權」,展現自己的親和力,而後困窘的發現:別說特權,就算放下所有身段,依舊沒人想理會他,是他得主動去跟別人交朋友。缺乏同理心的他們,渾然不覺自己在佔別人便宜,還笨拙的想討好他人,最後什麼也沒有,連朋友都交不到,這讓他們懊惱沮喪,既是空虛又充滿被剝奪感。最後,他們學會了努力努力再努力,忍耐忍耐再忍耐,然而依舊得不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自己所深信的那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所以即便他們在別人眼中已經相當有成就,他們依然只會更加體認到真相的殘酷,畢竟,人是萬物的尺度,當主觀感受與客觀經驗發生矛盾時,後者根本起不了什麼安慰的作用。

  倘若說,他們因為挫折而放棄努力,或者完全無法體認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難以從每次的跌跤中學到教訓,那麼,他們可能成為啃老族的一員,由僅存的親情所維繫著,也許是年邁的母親之類的,在有限度的時間的照顧下去,直到資源耗盡,啟動社會安全網,成為進出精神醫療的常客,以透過標籤化的方式,繼續擔任病人的角色孤老終身。

  然而,為數更多的自戀型人格傾向者,是有相當程度自覺的,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眼高手低,也能了解社會事實的真相,然而,他們無法改變自己的人格特質、認知方式與行為模式。就像一位個案說的:「我知道我不是天才,但我依舊不甘心,為什麼我不是課本、小說、或電影中那個堅持到最後總會成功的主人翁?教育不是一再告訴我們:天生我材必有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那我倘若在此刻放棄,我怎麼知道是否已經走過最適合我的戰場?已經盡過我最大的努力?真是這樣,我如何來面對幾十年後那一事無成的自己?」

  擁有病識感的自戀型人格傾向者,言語間總是帶著一種讓人難以反駁的魔力,因為,社會的主流價值也的確灌輸我們這樣的想法,然而,要是細細咀嚼,就會聽出不對勁之處:那個肆虐在邊緣型人格感情世界中的「全有全無」又再度出現了──邊緣型人格疾患患者總是擺盪在對方一定是非常愛我,要不然就是完全不愛我的非黑即白邏輯裡,沒有辦法接受一種中間狀態的可能性;而自戀型人格傾向者也說著類似的話,只是對象換成了成就議題,就如同前一位個案所說的話語:他要嘛要像課本、小說電影中自帶主角光環那樣的英雄,一生高潮迭起,精采絕倫;要不,他就會變成幾十年後一事無成的自己。他的腦中似乎沒有中間值:也就是當不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退而求其次,當個一百秒鐘難得一見的奇才不行嗎?自帶主角光環的角色只能有一個,當個自帶BGM出場的配角不行嗎?誰說「不凡」的對立面就是「平庸」?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域與價值,不凡之間是可以共存的。但是,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的腦袋中,就是缺乏了這麼一個多元價值共存共榮的空間。

  正如另一位樂團鼓手所說:「我也知道我有毛病,但是我就是見不得被稱讚的是他,而不是我。所有道理我都明白:他彈的是吉他,我對吉他也沒興趣,他發展好壞跟我沒關係,但我就是介意觀眾為他的獨奏歡呼癡迷,而不是為我,你明白嗎?這是感覺問題,不是邏輯問題。我也很想改,因為我只要在這行幹下去,我就會繼續看到其他人被稱許,讓我妒火中燒,就算我贏得再多掌聲也沒用。我想,到最後我可能會躲起來,什麼都不要看見最輕鬆。」

  由於無法與他人共享成就,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常常在把事業做大之後,突然躲起來,不屑其他後繼仿效追隨者互動,平白放棄自己的領先地位。他們寧可幻想著自己像是古代的世外高人般,自然會有仰慕者排除萬難,費盡千辛萬苦,尋仙訪道般地找到他們,而後他們就可以用一種充滿親和力的方式放下身段,從高一個檔次的導師位階指引後進──同時間,他們又很焦慮:會不會沒人注意到他們從人際網絡中退卻,留下他們獨處於孤獨的角落,無人聞問?當真如此,那就是無盡的空虛感與失落感。倘若他們因此被迫需要復出,與後輩競爭,他們又會感覺到被背叛與憤怒感。

  這樣的情緒轉折非常突然,容易誤認為邊緣型人格的情緒劇烈轉變,如果仔細分辨,就會發現兩者是不一樣的。首先,自戀型人格傾向者能清楚的分辨真實與想像,只不過,他們寧可順著想像去走,因為這樣自我感覺比較良好,或者說,選擇斷然放棄,而不是與後繼者競爭,這會讓他們有種「淡泊名利」的自覺,而且更有戲劇張力;其次,也正因為他們有充分的現實感,所以更會擔心自己退隱後的處境,一旦當真沒人配合演出,自己就會感到憤怒與被背叛。相較之下,邊緣型人格疾患患者根本分不清楚現實與想像,情緒被想像中的恐懼所綁架,亦即所謂的如同就是(as if),對根本不曾發生過的情節身歷其境的感受到痛苦,因情緒崩潰而瞬間改變主意。兩者大異其趣。

  這樣的心態讓自戀型人格傾向者難以累積成就,一有人加入他們就退出,轉戰市場多年的結果,可能到頭來一事無成,長期感覺到空虛寂寞且孤單,然而,另一個心態對自戀型人格傾向者更具殺傷力,就是在面對當眾表現或競爭的場合時,會立馬掉入戰或逃的趨避衝突中:因為,只要表演就可能有人喝倒彩,如果是比賽,那更有落敗的可能性。如果拿出自己的一分力氣來參與,失敗時還可以有藉口,表示自己是因為沒出全力;如果自己全力以赴,然後被徹徹底底地擊敗,那這下臉可就丟大了,什麼藉口都說不出來。雖然勝負乃兵家常事,不常練習怎麼可能進步?但是對於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全力施為而後徹底失敗的成本可是特別的高,因此,他們會發現:自己無論在參加任何活動,只要稍微具有競爭性──即便非常輕微,就足以讓他們裹足不前,遲疑半天。一旦要投入,若非卯足全力準備,絕對不容許有些許差池,一切勢在必得,即便因此得罪別人,也在所不惜;就是象徵性的嘗試看看,失敗一次後就逃之夭夭,然後對著局外人大肆發表意見,試圖轉移話題,減輕自己失敗的丟臉感。

  這種「全力以赴」與「逃之夭夭」的極端表現,在自戀型人格身上會隨時轉換,看似邊緣型人格疾患的反覆無常,其實背後都有著共同一致且完全可理解的顯著目的:絕對不能丟臉。

  由於能夠凝聚人際關係的活動往往會具備一些競爭性以增加趣味,重點在於人際關係的建立,而非輸贏。但是,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對於輸贏非常缺乏彈性,在此類活動之中,往往會捨本逐末,若不能一鳴驚人,就會選擇遠遠觀望,前者會造成他人的壓力,後者會帶來自己的疏離,因此,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在人際關係的建立上,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他們可以很輕易贏得一堆粉絲,也可以很容易豎立一堆敵人,但是很難建立親近的朋友。「相交滿天下,知己無一人」就是這樣的寫照。

  對於這種親密感的匱乏,自戀型人格傾向者通常想透過成就表現來補償,又回過頭來加深對自我的期許。結果就是:面對任何一個領域,當他們尚未成功以前,那就代表一切,值得他耗盡一切去換取,然而,當他成功之後,這一切就不再代表什麼,變成「沒什麼好說嘴的」,很快會另外立一個更高的目標,讓自己繼續處在一個征途之中。在追尋的過程中,充滿匱乏與不平,一旦獲得,卻又瞬間喪失意義與動機。這情景近似於佛教經典裡一段變文的隱喻:目蓮救母情節中,母親因傲慢謗佛墮於餓鬼道,飢腸轆轆,但能提供飽足感的食物一到口中,馬上化為火焰,不復存在,還灼傷自己。

  這樣的人會在社會中獲得客觀上的成就,自然不在話下。然而,內心的空虛、匱乏、孤獨、渴望、對自我的要求、自我砥礪、反覆失望、成功後喪失意義等等情緒會不斷重演,然後把身旁的人群不斷分化成兩種:想要以他為榜樣的粉絲,與對他忌妒眼紅的仇家,然而,就是不容易留住不在意成就的親密摯友。

  這個部分,也很容易與邊緣型人格的心理防衛機轉:分化(split)混為一談,不同的地方在於意向性:自戀型人格根本沒有打算攏絡任何人,也不想與任何人結盟,因為他唯一看得見的只有自己。

  以上是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容易跟邊緣型人格疾患者搞混的地方。限於篇幅,其他特質就只好另文說明。

  總而言之,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因為能自我覺察,卻終究無法改變行為模式,在原始人格特質與修正力量的拉扯過程後,呈現出來的行為表徵跟失去病識感的人格疾患者有相當大的反差,也就是前述質性而非量性的變化。

  本文對於初學者而言,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讀者對一些人格傾向、人格疾患、自戀型人格與邊緣型人格等等基礎概念不是很理解的話,也許可以先行參考拙作「B型人格」,會有一些比較完整且基本的介紹。

  本文尚未提及的重要性質,包括:「自戀型人格傾向者與時間的糾葛」,以及「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的吞噬型愛情觀」兩者,都需要用專章來詳加敘述,在此只能粗略簡介──

  在時間的糾葛部分: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特別容易對於時間的流逝感覺到難受,就好比握在手上的沙,再怎麼抓,沙子還是不斷從指縫中溜走,而捉住的,又不知道能捏成什麼?這讓他們經常擺盪在憂鬱與焦慮之間:一方面感覺到時間越來越少,能夠他們成就自己的機率越來越小,另一方面,要成就的是什麼樣的自己?他們也說不出來。

  在愛情觀部分,其實是涉及到人我界限問題。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的世界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所以沒有「別人」可以愛。當他們戀愛時,會進入一個歷程:他們必須先把對方吞到自我的界限裡面來,就像阿米巴原蟲把食物吃進來。然後,他們就會用對待自己的方式來「愛」對方(其實他們是愛自己),而且完全看不見對方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他自己的意志與需求,他們會直覺認為自己付出全部來愛另一個人,另一個人自然就應該跟自己共享他的全部,一旦對方出現意料外的作為時,自戀型人格傾向者就會覺得嚴重被背叛。然而,就算他們因為愛情而蒙受重大痛苦,他們還是無法停止向對方付出(因為對方還在自己體內),直到他們終於能把對方從自己身上「吐出來」的那一刻為止。此後,他們就會瞬間變成陌生人,對於對方不聞不問,熱情一下子冷卻下來,與前一刻判若兩人(因為對方已經不是我了)。


最初上傳時間:2021-07-29
最後更改時間:2021-07-29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治療相關】底下的細目:關於治療 【人格議題】 肥胖問題 自殺問題 安眠藥專論 物質濫用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