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傷害的深層迷思

作者:陳俊欽


    醫療失誤的機率頗高,每天可能有二十人因此受害。社會大眾普遍歸咎於醫療人員的疏忽,而醫界則認為失誤在所難免,主管機關則嘗試透過藥名標示等手段來解決這問題。

  但事實上,醫療傷害的發生,有其總體的必然性,光靠指責與技術層次的改進,是無濟於事的。就如醫院為了減少失誤,在使用特定的危險藥物時,電腦會加以提示,並要求確認。結果就是:確認程序拖累了看診速度,使得醫師更加忽略警語,迅速按下確認鍵。

  現在台灣醫界面對的問題是在於負擔過重,而非程序、技術、道德等問題。就連精神科,都能看到數百人,更遑論其他科別。在那白駒過隙的看診時間裡,醫師技術再精良、經驗再老到,又能怎樣?

  更弔詭的是:醫療需求的上升,醫院本身必須負一部份責任──看診量與住院量直接關係到營收,醫院自然會採取各種措施,對醫師施加壓力,要求提升業績。業績的上升,必然會與醫療品質成反比,也會讓患者暴露於醫療過失的風險,這是總體上的必然性,而非關個別醫師的道德與能力。

  在這種系統風險上升的狀況下,全部人都成了輸家:醫師擔心挨告、醫院擔心績效、患者直接承受風險,可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醫院的成本當中,究竟是什麼占最大宗?為什麼醫院需要如此在意營收?答案自然是醫師的薪資。多數醫師都已經將高薪視為理所當然,結果就是造成醫院的極大負擔,為了求生存,自然得講求績效。

  這就是目前醫療問題中最大的迷思:倘若醫師的薪水可以降低,醫院的營運壓力自然減低,醫師的績效壓力也會減低,患者面對的風險也會下降。但是大家似乎早已習以為常,而且不加以反思:醫師真的有必要領這麼高的薪水嗎?

  現在博士學位的求職者,薪資平均不足十萬,那何以醫師收入動輒數十萬?就勞動經濟學的概念來講:時下醫師已經不像是自由業,而是受薪階級,醫學系畢業生除了能擔任醫師,多數也缺乏其他技能,職業的選擇上彈性極差,而醫界也從未有足夠的團結力量,在薪資上,應該無太多議價能力,為什麼還能保持相對高薪的水平?

  「醫師有高薪」只是一種習慣問題,也是一種深層的迷思,事實上,在病人的痛苦之前,沒人有權利捧著金飯碗。只要對醫療品質有利的話,那麼執著於金飯碗的名醫,就應該讓步給願意拿陶碗的明醫。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