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俊欽
由於恐慌症狀來的快,去的也快,患者在趕往醫院後,通常就已經沒事了,可能輾轉看過許多門診,做過無數檢查,依然找不出原因。這結果對於患者而言是個更大的打擊,因為連各大醫院的醫生都找不到原因,症狀卻依舊,這該如何是好?患者會擔心自己生的是什麼罕見疾病——或者病入膏肓,醫生不忍明言。
患者會很害怕下一次的發作,也擔心被別人發現自己不對勁,又不知道該怎麼向家人、親友解釋——即使想解釋,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醫生檢查都說正常嘛)。親友在一開始時,通常會跟患者一樣著急,四處介紹好醫生,到了後來,就會慢慢不耐煩,認為是患者裝模作樣,「自己胡思亂想」。但患者的痛苦依舊存在,還是沒有辦法「看開點」。不少人會因此家庭失和,甚至連工作、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若不曾接觸過恐慌症患者,可能不容易感受到恐慌症給予患者與家屬的極大心理壓力。試想:倘若你三天兩頭,就會發作一次,發作時間不固定,開會開到一半就發作、拜訪客戶當中發作、開車時也發作——你可能當眾出醜、別人可能把你當怪物,可能以為你發神經,更嚴重的,你可能帶給自己或他人危險——你能安心地生活下去嗎?
許多恐慌症的患者長期活在疾病的陰影當中──因為它不是重大精神疾病,案主擁有完整的認知功能了解自己的疾病,但又不能改變什麼。案主可能不敢一個人外出、不敢一個人關門洗澡、不敢獨自開車、不敢一個人出門逛街──但他又不能告訴別人。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正在整建中,尚未全面開放,您要收尋的文章經過核對,發現尚未收錄在新的杏語心靈花園裡頭。暫時且陳列於此。資料內容均不變。
一旦本文收錄進杏語心靈花園,將自動跳轉到新的頁面,諸多不便,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