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六婆型焦慮症

作者:陳俊欽


    「醫生,我這樣到底有沒有毛病啊?」

  我笑而不答。「你覺得呢?你希望從我口中說出:妳罹患了什麼病?還是希望我乾乾脆脆地說:妳什麼病也沒有?」

  婦人長長嘆一口氣。「我也不知道。」坐在一旁的先生,站了起來,走過去靠在婦人身旁,陪著笑說:「我這太太啊!什麼都好,就是愛想東想西。醫生,您就照實說吧!」

  「如果我照實說,那我怎麼說都不對啊!」

  「這句話怎麼講?」夫妻倆人異口同聲問。

  「因為我如果說:夫人罹患某某疾病,那麼夫人就會開始緊張:這是什麼病啊?這個病要不要緊?身體會不會壞掉?治得好嗎?那我該怎麼辦?我的家人怎麼辦?我的親友怎麼辦?我的孩子都才剛出來工作,還需要我幫忙,大家也都很關心我,我怎麼可以這樣──接下來幾個禮拜,她大概又要每天去翻報紙,叫小兒子去幫她查資料,到書局翻書買書來看,逢人就打聽:有沒有治療這個病的權威專家,更糟糕的是,可能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了。」我停了一下。「可是如果我說:夫人什麼病也沒有。那麼夫人還是會開始緊張:怎麼回事?為什麼那家醫院說我太緊張,那家醫院說我自律神經失調,別家醫院又說我憂鬱症,還有醫院說我焦慮症,中醫還說我內分泌失調。心臟科、腦神經科、身心科、內分泌科、免疫科、內科,每一科都看過了,抽血、心電圖、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也都檢查過了,什麼問題也沒有,到最後,醫生又說我沒病。那我這些不舒服是怎麼來的啊?是什麼天大的怪病,所有醫生都檢查不出來,要不然就是故意不要讓我知道,想必是很嚴重的病。那我該怎麼辦?我的家人怎麼辦?我的親友怎麼辦?我的孩子都才剛出來工作,還需要我幫忙,大家也都很關心我,我怎麼可以這樣──所以,如果我說沒病,夫人又會開始緊張,每天去翻報紙,叫小兒子去幫她查資料,到書局翻書買書來看,逢人就打聽:有沒有治療她這種疑難雜症的權威或專家,更糟糕的是,可能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了。」

  我一口氣說完。先生只是猛點頭。「對對對!她就是這樣,做什麼事情都是緊張兮兮的,不管聽到什麼,都會害怕。您都說中了。」

  「我這個是不是腦神經衰弱?」

  「正式的醫學裡面沒有這個病呢!只是,因為今天您約的是心理治療的會談,所以我們足足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可以慢慢跟妳分析妳的狀況。一般醫師門診是沒有預約制的,大家都在外面排隊,要太詳細講也不可能,所以都會簡單的說:啊!妳這個就是腦神經衰弱。」

  「那我到底是不是腦神經衰弱?」

  「別急。我們從頭開始,治療要靠診斷,但是診斷一定要看妳的症狀,也就是看妳哪裡有不舒服,而不是靠儀器檢查。如果說,妳哪裡不舒服,儀器卻檢查不出來,那我們如果不是要換儀器,就是要換檢查方式,要不然就是要換判斷方法。不能說:檢查不出來,所以沒病。」我說。「所以,妳不妨想想看,妳會開始到度看病,最主要的困擾在哪裡?」

  婦人反而愣了一下。「反正就是全身不舒服,要說在哪邊,我也──」

  「我知道,看醫生看久了,會連自己哪裡有病都搞不清楚,尤其,妳有沒有注意到:妳的這個病,症狀好像長了腳,會跑。」

  「對!會跑!就是這個感覺。一下子這裡不舒服,一下子那裡不舒服,這邊好了換另外一邊,好像怎麼都治不好。」

  「妳最早開始,症狀是很單純的,只是胸口有點悶。妳去看胸腔科,胸腔科叫你去看心臟科,做過好幾種檢查後,心臟科說沒病,叫妳去看身心科,身心科說妳自律神經失調,開了藥,妳只吃一天就不敢吃了──」

  「我聽說身心科的藥都會上癮,而且還會傷肝傷腦傷腎,我的朋友都叫我不要吃,我就不敢吃了。」

  「我知道。一般都是這樣的。不管怎樣,妳把藥停了之後,還很不好意思,按時去看診,但是拿了藥回來,通通放在家裡,也不敢吃,反而越看越煩,更是不知道該不該吃?換了一家醫院,去找內科,內科又是叫妳去看心臟科,做了檢查之後,還是叫妳去看身心科,結果這次開的藥更大包,妳更不敢吃。勉強吃了一天,天旋地轉全身沒力,還噁心胸悶更不舒服──」

  「對對!就是這樣。」

  「結果連續好幾天沒睡好覺之後,各種毛病都來了。胸悶、噁心、投昏昏沉沉、思緒不清晰、記憶力不佳、很容易反胃,才吃一點東西,胃就會不舒服。三不五時,還會突然心跳加速,自己量脈搏,血壓還會上升。接續而來的是心悸,容易盜汗,手掌心跟腋下也容易冒汗,臉部潮紅,也就是熱熱的,還有一點點汗的樣子,坐著不動,就熱了起來,稍微動一下,吹到風,立刻又冷的要命。而且還會無緣無故擔心自己死掉,沒人發現,所以隨時都要別人陪在身旁,緊急的時候還有人可以趕緊把妳送到醫院急診。每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想:今天又來了,又應該怎麼打發這些時間,更重要的是:晚上睡覺能不能睡得著?如果果真睡不著,又要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等著天亮。」

  「對對對!就是你說的這些。」婦人皺起眉頭。「老實說,這幾年被這病折騰下來,我都不想活了,心裡想說,活著這麼痛苦,乾脆不如往下跳,一了百了反而輕鬆。」

  先生趕緊輕抱住她。「不要這樣想,醫生不是在告訴妳怎樣解決了嗎?」

  「所以,我們看了健康世界發行的您那本『焦慮也是病嗎?』,發現症狀實在很像,就趕緊過來找您。」

  「老實說,妳的所有問題,一個狀況就可以說明:那就是焦慮,妳對什麼都焦慮,對什麼都怕,焦慮到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到心跳太快,焦慮到血壓太高,焦慮到記憶力不好,焦慮到心情低落、甚至是憂鬱。」

  「您的意思是說:她罹患的是焦慮症或是憂鬱症嗎?」先生小心翼翼的問。

  「其實,焦慮跟憂鬱兩個症狀非常容易一起出現。通常,焦慮會先來,持續久了,就換憂鬱。而您夫人的症狀,仍舊以焦慮為主,還算早期,不過,因為焦慮已經蔓延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而且,不像恐慌症那樣是一陣一陣發作的,也不像強迫症那樣反覆思考同樣問題,現在比較合適的診斷,應該是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

  「不必記下來了。」我笑著說。「這個疾病雖然是焦慮症裡面影響層面最廣的,但是,在治療上並不困難。我看過先前身心科醫師開的藥物處方,其實都是能對症下藥的。只是──夫人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資訊太多、太亂,而且旁邊人多口雜,什麼都不懂,也愛亂出意見。」

  夫妻倆愣了一下。

  「妳還記得,妳曾經說過:剛吃第一位身心科醫師開的藥時,那幾天感覺很舒服,而且睡的很好吧!」

  婦人想了想。「對!那時候確實反應很好。」

  「既然反應很好,表示藥物用對了。但是,妳為什麼後來又放著沒吃呢?」

  「因為我姊姊──不,好像是妹妹,還是我朋友跟我說:身心科開的藥都是安眠藥,吃多了人會癡呆,眼神渙散,像個瘋子,還會藥物上癮,不吃就渾身不對勁,到最後還得洗腎。我越聽越害怕,最後就不敢吃了。」

  「這就是病根了。」我正色的說。「妳身旁的姐妹淘,其實根本不太懂精神醫學,恐怕,什麼是精神病患,他們都還沒見過。但是她們出的意見可真不少,又是吃了會癡呆、會上癮、最後還得洗腎。我很好奇,她們怎麼懂這麼多?」

  「她們也是為我好。」

  「當然,我知道她們是為妳好。但是她們沒有想過,也沒唸過相關的知識:妳這種焦慮症患者最忌諱的,就是拿各種恐怖的場景來嚇妳。妳沒注意到嗎?一開始妳的治療是有效的,但是後來經過她們一說,效果就慢慢不見了嗎?」

  婦人點點頭。

  「妳的毛病是焦慮,所以醫師開抗焦慮劑給妳,正是對症下藥,偏偏妳身旁的人又喜歡告訴妳吃藥的一些恐怖結果,講的活龍活現,妳的焦慮當然就會越來越嚴重,到最後,抗焦慮劑就沒效了啊!等到妳不吃,當然全部症狀都出現了。報紙上所宣傳的,是自己亂買藥去吃的結果,在合理的治療下,自然不至於如此──除非醫生恨不得想坐牢去。」

  「這個我也是跟她分析過幾次,但是她就是不聽。」先生插嘴說。

  「妳有沒有注意:在身心科外面排隊,類似像妳這樣的病患,妳這個年紀的女性病患不少?」

  婦人想了想。「好像。」

  「這就是三姑六婆七嘴八舌引起的焦慮症嘛!這些亂七八糟的意見就是病根,平時都躲在別人嘴巴裏面,難怪你身上的病怎麼也治不好。」我說。「所以,妳的焦慮症其實不難治療,難的是,有沒有辦法持續治療下去?」

  「一定要靠藥物嗎?可不可以靠心理治療?」

  「在高度焦慮的狀況下,心理治療的效果並不好,倒是在日後避免復發上,很有效果。至於行為療法上的放鬆練習雖然有效,但是以妳這種容易緊張的個性,我怕妳學到一半,又覺得自己學不好,或者嫌效果不夠快,挫折感又來了,結果更糟糕。」

  「可是吃藥會不會傷身?」

  「會開給妳的藥,基本上就不會傷害妳的身體。事實上,妳自己不都這麼說過了:難過到想自殺?一個想自殺的人還擔心藥物會不會傷害身體?」

  婦人難為情的笑了笑。

  「當然,用藥一定要有用藥計畫:何時開始,怎麼調升,何時調降,何時結束。這個,我們就要來另外討論了。」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