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憂鬱症」

作者:陳俊欽


    憂鬱一旦變成了疾病,就會有特別的形式。透過這些生病的形式,我們就能辨認出他的疾病種類,並加以區分、診斷、並治療。

  筆者再下面舉了五個例子,讀者不妨先行閱讀。這五位都是憂鬱症的患者,但是他們的憂鬱形式顯然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先紀錄下自己所觀察到的差異。

  

  

  例子一

  王小姐今年四十一歲,她在一家小公司擔任會計工作,已婚,有一男一女,婚姻生活尚可。她的做事一向負責,對人也頗為和善,在公司的人源不錯,她的先生頗為體貼,兩個小孩也都頗知上進。生活一向都相當平靜。

  但是自從一個月前開始,王小姐突然開始遲到,動作顯得較為呆滯,無精打采的樣子,悶悶的,愁眉不展,好像有不少心事,一下班,就躲回房間,一個人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出神。原本王小姐對家中事務的處理是頗為熱心的,但是她現在卻一點也不想去處理,碗筷堆在洗碗槽好久,也不想洗,她連叫先生或小孩去洗都懶得開口。她只是在房間唉聲歎氣。

  她先生開始注意她似乎有些不對勁,開始注意她的生活舉動。發現她除了無精打采以外,連思考都變慢了,她可以站在冰箱前面很久,猶豫著不知道該拿哪一樣東西而思考很久。晚上的時候,她很容易就醒過來,然後一醒來,就再也不能入睡了。她會睜著眼睛,靜靜等候天亮。別人找她講話,她都不太想講,別人試著關心,她只是自責自艾,不住認為是自己的錯,才會造成大家這麼不安心,她還不斷表明人生無意義、不如一死百了的說法。

  

  例子二

  李小姐今年三十一歲,她在一家小公司擔任會計工作,已婚,有一男一女,婚姻生活尚可。她的做事一向負責,對人也頗為和善,在公司的人源不錯,她的先生頗為體貼,兩個小孩也都頗知上進。生活一向都相當平靜。

  但是自從一個月前開始,李小姐突然開始遲到,動作顯得較為呆滯,無精打采的樣子,悶悶的,愁眉不展,好像有不少心事,一下班,就躲回房間,一個人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出神。原本李小姐對家中事務的處理是頗為熱心的,但是她現在卻一點也不想去處理,碗筷堆在洗碗槽好久,也不想洗,她連叫先生或小孩去洗都懶得開口。她只是在房間,死不出來,不管先生怎麼叫,她就是不願意回應。

  她先生注意到她似乎有些不對勁,開始監視她的生活舉動。發現她除了無精打采以外,還會一個人喃喃自語,彷彿在跟某些人交談似的,但是身旁卻沒人。她越來越退縮,也越來越疑心,她不敢入睡,理由是她可能因此遭小偷,而損失財物。她開門之前,一定得先注意一下門外的人,因為她相信別人可能會對她有所企圖,而且不知為了什麼原因,有些人積極地想置她於死地。她也會認為報紙上的東西其實都是在影射她,攻擊她,讓她非常沮喪。她自責自艾,不住認為是自己的錯,才會造成大家這麼不安心,但她又對那些潛在的迫害者很生氣,認為如果繼續被他們折磨下去,她早晚會走上絕路。

  

  例子三

  林先生~二十三歲,他就讀資訊工程系,之後推薦甄試進入資訊工程所,但是它的成績一直普普通通,不見特別之處。在同學的印象裡面,是個不太愛說話的人,他通常一個人坐在教室左後方的椅子上,一個人看書,一個人來上課。倘若有人主動跟他講話,他的態度通常很有禮貌,而且中規中矩,倘若同學希望他幫忙,他也都會熱心協助。但是它通常不主動與人溝通。而且有點羞怯的模樣。

  一些同學對他感到好奇,就開始特別觀察他。他們注意到:他很少有放鬆的時候,他通常有點緊張,臉部表情繃的緊緊的,彷彿有什麼心事似的。有人好奇地去問他,他坦白地講,自己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至於為什麼,他也不知道。他仔細想過生活週遭的事物,一切也都還好,沒有理由難過的。但是就是開心不起來。他還承認:自己在人群裡面會緊張,所以通常一個人躲在後面,但是離開人群他會感到空虛,接近人群他則會感到焦慮。他的心情通常懸在那裡,一直都不太好,而且一年到頭多數時間都是這樣。他也很容易感覺到疲倦,彷彿怎麼睡也睡不飽。他實在很想去看精神科,想了解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例子四

  汪先生今年四十一歲,他原是一個公司的主管,是個很和善、很會鼓勵屬下的好主管。但是自從公司發生財務危機之後,大家就難得見到他的笑容。人們注意到:他經常坐在椅子前面發呆,懶洋洋的,不太想動的樣子。

  但是一陣子過後,這些問題就會消失,然後他又再度恢復活力,全力投入工作當中。可惜的是,過了半年之後,這些症狀似乎又跑出來了,他又變了一個人似的──整天唉聲嘆氣、無精打采、體重減輕。但他的工作依舊能夠勝任,還不是於受到太大的影響。後來屬下偷偷幫他計算,發先他大約每半年就會出現一次這種情形,而且持續的時間大約三個禮拜左右。後來屬下告訴他這個發現,他自己也相當訝異,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

  

  例子五

  黃小姐剛畢業而已,在一家便利商店工作。她的工作態度不錯,做事也認真負責,所以深得店長的欣賞。但是自從去年底開始,她偶爾就會出現情緒嚴重低落的狀況,每次情緒一掉下去,她就會變了一個人似的:失眠、不想吃東西、自責、充滿罪惡感、作什麼事情都缺乏動機。但是當同事想帶她去看醫師時,她卻自己好了。過了一段時間,又再度發生,不過幾次下來,同事注意到她情緒低落的時候通常時間都很短,但是嚴重度還滿深的。同事很擔心:不知道她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憂鬱症。

  

  讀完這五個例子之後。讀者不妨來回答下列的問題:哪一位的憂鬱程度最嚴重?

  我想答案應該是第一位、第二位、或者是第五位。但是各為有沒有注意到:第二位不只有憂鬱而已,她還有明顯的被害妄想與關聯妄想等症狀,而且,似乎症狀優先於憂鬱的出現。雖然文字當中並沒有明白陳述,但讀者依稀可以感覺到主角似乎也有幻聽的症狀,只是尚無法證實而已。

  事實上,第二位的憂鬱雖然強烈,但精神症狀更是強烈,倘若在診斷上,可能得優先考慮思覺失調症相關疾病(schizophrenic spectrum disorder)的可能性,倘若排除之後,才來考慮憂鬱症比較適合。所以,不是嚴重憂鬱就是憂鬱症──再次提醒讀者一次。

  排除掉第二位之後,各位可以看到第一位的憂鬱可是相當嚴重,事實上,這就是典型的「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症狀。而第五位的黃小姐,雖然發病起來的時候也會有頗為嚴重的憂鬱,但是時間都太短,所以我們會將之歸於「復發性短暫性憂鬱症(Reccurent brief depressive disorder)」。

  至於第四位的汪先生,他發作的時間都頗為固定的,而且也持續一段時間,可接近一個月。但是他的症狀顯然就比前幾位輕微了。所以,我們將之稱為「輕度憂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

  最後要談論的是第三位的林先生。他的憂鬱有一個特點──就是缺乏周期性,他幾乎是每天都身處於憂鬱狀態的,只是他的憂鬱並不如前面幾個例子的那麼嚴重。像這種持續超過兩年的輕度憂鬱,我們則稱之為情感性低落症(dysthymic disorder)。

  我們可以這麼說:要診斷一個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憂鬱必須有一定的嚴重度,且持續一段時間──通常規定是兩個禮拜。倘若程度達到,但時間不合格時,我們就改稱之為復發性短暫性憂鬱症;倘若時間達到,但嚴重度不合格時,我們就稱之為輕度憂鬱症。倘若時間與程度都合格時,就會變成重度憂鬱症。因為這幾種疾病都具有同質性,所以我們只介紹重度憂鬱症,其餘自然可以類推。

  而情感性低落症顯然跟前面三種都沒有關係──他是一種持續性的心情低落現象,所以我們將之獨立出來,成為一章,專門討論。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