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治療成功?

作者:陳俊欽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健康的人:每一種所謂的「症狀」,都有它的功能與存在意義,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斷發揮著重大的「功能」。

  就以最常見的「焦慮」為例。焦慮的症狀包括:緊張、害怕、手腳冰冷、心跳加速、口乾舌燥、血壓上升等等。然而,「焦慮」就真的一無是處嗎?

  那麼,不妨來想像一位不會焦慮的人,他將面對什麼樣的生活?

  在幾萬年前,他可能為了抄近路,貿然朝著飢餓師群走過去;在現代,他可能為了趕時間,筆直穿越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交叉口的對角線,或是燈號以經亮起的高鐵鐵道。

  絕大多數人不會幹這種事,因為這等於是送死。然而,是什麼阻止了你去做這樣的事?就是焦慮。

  讓人體保持在適當的焦慮狀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讀者可以從所有苯二芬系列的抗焦慮劑仿單(說明書)中,讀到一行字:「服藥期間,最好避免操作機械或開車。」這句話充份說明了維持適當焦慮的重要性──如果抗焦慮劑服用過量,焦慮被壓抑到太低,那將是一場夢魘,而不是天堂。

  在精神醫學中,明白每一種「症狀」都有它的功能與存在意義,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學理未必與實務若合符節),不管治療哪一種患者:即便重大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或是精神官能症,例如:社交障礙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強迫症、憂鬱症等等;或者根本是第二軸的診斷,例如:各式各樣的人格障礙症──治療,絕對不是一種粗暴的「把所有症狀通通消滅」的舉動,而是在患者與環境的互動之間,尋找一個最佳化的動態平衡。

  在心理治療的世界裡,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一位走過外遇風暴的婦女,她可以再度堅強、再度有力量。當她意識到生命的權柄在她手上,而她是活在一大堆她從來沒注意過的友善眼神,她開始向自己對話,深刻體悟到了自己的孤單與辛勞,但也看見了未來的改變可能性──她很有可能重生,無須靠著任何人而再度站起來,依舊快樂。但是,那以經是另外一個她,而過往那個天真有熱情、願意相信別人、相信有夢、相信溝通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自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種心理治療取向,可以把個案治療成為「真正以五歲的認知來思考」的人,就算有,你要嗎?「瑪利亞的天使」可不見得快樂喔!單純,是一個回不去的路;而治療,甚至是拔腿就跑,遠離前者。為什麼?因為我們相信:只要你還活著,就一定還有幸福藏在未來的某個時空裡。

  治療,永遠是往前看的。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隨意汙名化精神藥物。我極度反對浮濫用藥,但也不代表用藥就意味著「病情嚴重」、「會成癮」、「吃了就得吃一輩子」或「有許多恐怖的副作用」。問題沒解決,只是吃藥,當然吃一輩子也沒辦法解決;會不會成癮?老實說,7-11裡頭賣的香菸成癮性都還比較高;為什麼以前沒吃安眠藥時都很好睡,自從吃了以後,不吃就睡不著?恕我說話直白:你說很好睡的那個「以前」,你是個剛北上除了熱情以外一無所有的二十幾歲年輕人;你說不吃就睡不著的「現在」,你在大陸有公司與廠房、越南也有設廠,重要的決策還在台灣這邊的公司完成。兩個能比嗎?

  心理治療也是一樣。您的心靈會因為治療而更加深化,更加一致,更加統整,會有更多的你被你所接納,會有不少的情續糾結因此釋放,你會更加滿意自己,喜歡現在的你──

  但是這一切,不代表有一種狀態叫做「治療成功」,而你一達到這狀態,時光宛若在你身上倒流,回到一切苦難發生之前,所有你記憶中關於自己的片段,通通再度出現。

  心理治療並不能讓時光倒流。治療者只能伴隨著你,在未來再次找到一塊淨土,安頓您的心靈,大家一起灌溉、滋養它,保護、遮掩它。當它感受到足夠的溫暖與安全、尊重與歸屬,它就會再度發芽。

  然而,不管這棵新生命長成什麼樣子,容我輕輕的提醒:那都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更柔軟、更堅韌、更強大、更能適應環境,這樣算不算治療成功?我不知道,但是,舊的那個自己不會重現,也沒有必要重現了。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治療相關】底下的細目:【關於治療】 人格議題 肥胖問題 自殺問題 安眠藥專論 物質濫用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