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安眠藥會致癌,是真的嗎?

作者:陳俊欽 賴奕菁


  2015年4月,台北某醫學大學科技學院院長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內容大致為:「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是普遍的治療失眠藥物,但根據健保署15年、共200萬人的資料數據中,約4萬2千5百多名癌症患者的數據指出,長期連續服用這類安眠藥會增加罹癌風險,前3名分別是腦癌、食道癌與胰臟癌,罹癌風險比一般人分別高出98%、59%和41%。」

  這份報告馬上震驚了國內媒體,各大報也紛紛用大篇幅報導。該研究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醫學》(Medicine)上,也引發許多的爭議,各藥廠紛紛自清,也發表相關數據,各別研究均顯示並未顯示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有致癌性,而從藥理學基礎上,也找不到相關的理論基礎。

  很湊巧的,不久之後,美國西雅圖維吉尼亞梅森醫學中心(Virginia Mason Medical Center)的漢普森博士(Neil B. Hampson),與鹽湖城國際衛生保健組織(Intermountain Healthcare)的威佛博士(Lindell K. Weaver),投書到同一份期刊《醫學》(Medicine)、《歐洲內科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等國際醫學期刊,指控某位台灣教授在2015年間向國際期刊投了151篇論文,但全都是利用健保資料庫所做的學術價值低的論文,每篇論文的論述都是「根據健保局資料,某兩種臨床情況有相關性」,但所宣稱的相關性往往毫無意義。消息傳回台灣後,引發醫界議論。

  網路上也馬上肉搜出:某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院長研究一天錄取十八篇,一位學者半年發表超過十五篇論文,其中十二篇論文在十三天內投稿,十幾天內通過審查全部錄取,刊登的期刊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審查委員還是該學者的同事。

  隨後報導:清大教授胡紀如說,投稿論文十幾天就通過審查現象也很奇怪,感覺像有個造假集團在幕後操控。胡紀如是清大化學系教授、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院士、亞洲藥物化學聯盟主席,在「藥物化學期刊」等七個頂尖國際學術期刊擔任編輯或編輯委員。他說,根據經驗,投稿人寄出文章後,審查通常是三個月,但也有等六個月以上,除非自己的論文自己審,否則十幾天就通過是「頭一次聽到」。

從學術事件到就醫權益

  這些學術界的風風雨雨,即便隱含著多大的事件,本來跟安眠藥使用者的權益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當被操作的工具是健保資料,而研究的對象是安眠藥的影響時,那影響可就置深且遠了--

  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權益:入睡都成了問題,除了部分是因為生性是夜間工作型的夜貓子,其餘很大的比例是遇到了重大的壓力事件,無論是工作上、婚姻上、親子間、家族上、人際關係、財務上的壓力,如果研究者又拿安眠藥這救命繩索當升等、晉級、爭取研究經費的工具,硬是將安眠藥與致癌扯在一起,那麼是要失眠者因為無法入睡而免疫系統崩潰致死;還是不得不吃安眠藥、卻又因為焦慮而抵銷掉安眠藥的力量,繼續失眠,不得不增加藥量,產生藥物成癮,或因為無力感而產生「習得的無助」,最終導致自殺意念?

統計學也可以是很好的騙人工具

  所謂「A跟B有高度相關」,不代表A就會造成B。例如:所有罹患肝癌的人100%呼吸過空氣,不曾呼吸空氣的人(例如:一出生就夭折)100%不會罹患肝癌,所以「呼吸空氣」與「罹患肝癌」有100%的相關性--基本上,這個結論是對的,但我們能說「呼吸空氣會致癌」嗎?

不要被內心的恐懼擊敗,靜觀這場「學術事件」演變

  隨著年齡增長,癌症的發生會從遙遠的事件與無甚意義的數字,逐漸轉變為發生在週遭、恐懼在心裡的事物。

  從學術的角度,我們還是只能說:找不到安眠藥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如果硬要完數字遊戲,那麼讓人無法呼吸確實可以100%阻止癌症的發生--只是人也死了。不知這數字有何意義?

  當新聞逐漸戲劇化的今天,閱聽群眾或許無力做些什麼;但是讓學術也戲劇化的人們,自然會付出應有的代價。只是,認真的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們,不要讓自己對於癌症的恐懼,被這些驚悚的詞語所挑起,而氾濫成災,反而更無法放鬆,失眠更嚴重,不得不在「使用更高劑量的安眠藥與否」的抉擇中徘徊。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治療相關】底下的細目:關於治療 人格議題 肥胖問題 自殺問題 【安眠藥專論】 物質濫用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