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能睡就盡量不要吃安眠藥?

作者:陳俊欽 賴奕菁


安眠藥只是治標,能睡就盡量不要吃——這是很多人的想法,連不少醫生也這樣想,聽起來也很合理,偏偏,它可能是錯的。

安眠藥固然只是治標,但治標也有治標的道理,不能說停就停,更不能自己想停就停。為什麼呢?原因有下列三點:

避免戒斷現象

不管是什麼藥物,或多或少都會改變身體的狀態。影響的層面通常很廣,從腦部、肝臟到肌肉系統,都可能受到影響。

以BZD類安眠藥為例:當它長期使用時,腦部的「GABA-BZD複合體」就會發生調整,以適應這類藥物,體內的睡眠物質也會因為安眠藥的使用而減少生產與分泌。一旦藥物突然停止,壓制的力量消失,原本的症狀就會反彈,就像用手把皮球壓入水中,突然鬆手,球會浮上水面,甚至彈出來。此時,失眠、多夢、發抖、焦慮、肌肉緊繃的症狀就會立刻出現,而且比原來更加嚴重。要是患者原本的藥量就不低,或者有腦傷的病史,甚至可能誘發癲癇。

老實說:身為醫護人員,我們不怕病人BZD過量,卻很怕病人突然停用BZD,因為突然停用後出現的戒斷現象,往往來的又急又凶,對身體的傷害性更大,甚至會有危險。

一般停藥後的失眠,前幾天都特別嚴重,然後漸次減弱,大約要兩週才能完全穩定,回到原本的狀態,恢復正常的睡眠。許多患者不明其理,一覺失眠有所改善,就立刻停藥,停藥性失眠隨即發生。由於初期的症狀特別嚴重,先前使用的藥物劑量可能不足以應付,尤其心慌意亂下,可能更加睡不著。最後,大多數人就會自行加重劑量,不但加深了藥物的依賴,還加重了心中對失眠的恐懼感。所以減藥的過程藥緩慢且少量的減藥,太急著把藥減光,會有戒斷的不適,此外,自我的期許過高,反而心理更焦慮,適得其反。畢竟,改變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若你吃藥吃了一段時間,每天都能睡,自覺病好了,就把藥物給停掉,那麼你得有心理準備:非常有可能會再度失眠,而且情形更加嚴重,要再次控制下來,說不定還得提高藥量才行。

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避免形成制約性失眠

長期使用安眠藥後,不能隨便停,因為會有戒斷現象。但是,短期使用呢?那就沒關係了吧?

短期使用安眠藥,確實不太會有戒斷現象,但是,也不能把藥說停就停,為什麼呢?

要探究這問題,就得回到一百年前,從俄羅斯心理學大師巴夫洛夫的實驗談起。當時,巴夫洛夫抓了一條狗來,讓牠看一盆食物。很自然的,狗流下了口水。過了幾個小時,在狗兒旁邊搖鈴,狗兒無動於衷。

隨後,巴夫洛夫在以後幾次餵食前,都先行搖鈴,狗兒自然也流下了口水。

重複幾次後,巴夫洛夫不再餵食,只是搖鈴而已,很神奇的,狗兒也流下了口水。

原本搖鈴沒有反應,為什麼後來就會流下口水?

巴夫洛夫認為,這是生物的一種行為形成方式,他取名為古典制約反應:因為每次食物出現時,都會有鈴聲,時間一久,鈴聲的效果就像食物出現一樣,都會讓狗兒流口水。

古典制約反應被發現之後,學者又發現了操作制約反應,透過後續的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制約反應的理論越來越完備,也能解釋很多人類的行為。

安眠藥使用方式不當,也會造成不適當的制約,再加上區辨效應,失眠會變得更加頑固,難以治療。試想:每次服藥,就能睡覺;每次不服藥,就睡不著,時間一久,身體自然會注意這幾顆小小的藥丸。藥物一吃,睡意就來,藥物沒吃,一顆心就開始忐忑不安——會不會又失眠了?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安慰效果,旁人拿維他命冒充安眠藥,服用後也可能能呼呼大睡。

如此,就是心理上特別在意有沒有吃藥:每次故意不吃藥、想試試看能不能睡,就好像變身易容,想騙過睡神似地。結果就是越試越緊張,不能放鬆,強迫自己入睡,越是睡不著。

結果,一不吃藥,腦海就會浮現「不知道能不能睡」的想法,吃藥也怕,不吃藥也怕,患得患失之餘,更是睡不著,印證了「不吃就不能睡」的刻板印象,惡性循環之下,安眠藥就真的戒不掉了。

安眠藥可能具有其他作用

就如先前所述:安眠藥不止有安眠的效果。BZD可以治療肌肉緊繃、焦慮、酒精戒斷症狀;抗憂鬱劑可以治療憂鬱;抗精神病藥可以治療精神症狀、譫妄等問題;抗組織胺可以治療過敏反應、感冒等——如果原來的病因沒有治療及改善之前,還是有許多症狀存在,如失眠等,突然停藥,不但沒有達到治本目的,連治標也成了問題。

所以,若要停用安眠藥,一定得跟醫生好好談過,訂定雙方都能了解且同意的治療或減藥計劃,千萬不要自行停藥。就算醫生單方面決定開始停藥,他也不會說停就停,通常會慢慢減量下來,先是少吃半顆,若仍舊能睡,過幾個禮拜後,再少吃半顆,越減越少,越減越慢,讓身體慢慢地適應,症狀逐漸地改善,到最後就全部停掉。這就像小孩子學騎腳踏車一樣,先是爸爸在後面抓著,保持平衡,等到騎得平穩了,雙手力氣越放越輕,到最後,就完全放掉,小孩子就能自己騎了——試想,要是小孩踩兩下,爸爸就放手一次,讓小孩跌得鼻青臉腫,以後小孩一定會時時刻刻注意爸爸是否抓住車尾,萬一沒有,就會緊張起來,轉眼就跌倒了。爸爸的手就像安眠藥,騎車就像睡覺,倘若能吃藥就停、失眠再吃,你的身體就會像這位可憐的小孩一樣,父親三不五時就放手一次,讓他時時刻刻在跌跤的恐懼中,越是強化對失眠的不安,到最後不靠安眠藥就不能睡。這豈非適得其反?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治療相關】底下的細目:關於治療 人格議題 肥胖問題 自殺問題 【安眠藥專論】 物質濫用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