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能吃安眠藥嗎?

作者:陳俊欽 賴奕菁


  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小孩的身體跟大人不一樣,在用藥上得特別小心,因為適用在成人的藥物動力學:吸收、分佈、代謝、與消除四大領域,在小孩身上都不太一樣--

  從吸收的角度來看,小孩腸道短,但蠕動相對也慢:藥物若是含有抗乙醯膽鹼之類的作用,很容易讓蠕動下降,造成便祕;相對的,若有刺激腸蠕動的物質存在,就會反過來造成腹瀉;再加上小孩的肝臟代謝功能高於成人,吃進去的藥物被破壞的比例可能上升,但也可能因為某些代謝媒的功能還不完整,導致藥物被破壞的比例減少:總合下來,就是不穩定性大幅上升,我們很難控制藥物停留在小孩腸道的時間,就很難知道到底吸收了多少?

  從分佈的角度來看,小孩的體積小,能分佈的空間相對小很多,小孩的血漿蛋白總量少,脂肪組織也少,能容納藥物的空間就更少了,這會導致實際發生效果的游離態藥物分子變動很大,可能前一刻藥物濃度不足,沒有反應;轉眼間,藥物濃度就快速上升,造成中毒現象。

  從代謝與消除的角度來看,小孩的肝臟代謝媒未必已經成熟,但有些代謝媒的效率又高於成人;而小孩的腎臟過濾速度又快,這都會讓藥物濃度相當難以維持穩定。

  因此,除非必要,否則小孩的用藥,盡可能越簡單越好,能不用藥的,就以不用藥為原則。

  若從藥物作用學來看:小孩的神經組織尚在發育中,而安眠藥均屬「中樞神經抑制劑」,對神經元之間的聯繫與網絡發展可能有不利影響,特別是小孩的腦功能尚在發育中,對於安眠藥物較為敏感,除此之外,安眠藥也可能影響小孩各器官的發育。因此,沒有必要時,不需要使用安眠藥。

  更重要的是,除非是一些特殊狀況,例如:家族遺傳性的罕見疾病、重大創傷後的小孩,否則,小孩通常是不太會有失眠議題的。所以,綜合上面各點,安眠藥在小孩身上的應用,實在有限。如果非得要用到,我們都得反問自己再三:真的有必要為了讓小孩入睡,而冒著危險使用安眠藥嗎?

  但是,「小孩是否能吃安眠藥」這個議題,卻始終是一個不斷被提起的問題。只要帶過小孩的人就知道:小孩在翻臉不認人的時候,管教者心頭的那把火,真的會有種想把安眠藥塞進小孩嘴裡的念頭。

  此時,我們就得回歸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給小孩吃安眠藥,為的是誰的好?是父母師長管教上的方便?還是為了小孩?

  事實上,對於小孩的失眠,應該花更多時間於心理問題的澄清,而不是單純使用藥物。成年人因為交遊廣,社會期待大,壓力事件多,所以在治療失眠時,不易快速找到問題癥結,即使找到、並解決了,失眠通常仍會持續下去,不用安眠藥打斷這惡性循環不可。但是小孩的社交圈小,社會角色少,壓力事件也少,若不先找出問題癥結,就冒著影響腦部發展的危險使用藥物,那可就本末倒置了。

  各種焦慮、挫折、不舒服,都可能造成小孩的失眠,身體症狀如發燒等等,也會影響睡眠。

  有些時候,小孩可能是家庭、學校壓力的承受者,失眠也可能是父母錯誤的教養方式造成的。據統計:1~2歲的兒童之中,約有20%的小孩需要至少一個小時才能入睡,要不然,也會在漫漫長夜中,一醒再醒,不能安穩地沈睡──有不少狀況是小孩一哭,父母就立刻回應:要不是花費很長的時間陪在小孩的床邊,允許小孩回到客廳,就是將小孩帶回自己的床上。如此,小孩自然學習到用這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並延後了入睡的時間。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會把小孩身上的毛病,當成是一面鏡子:大人基於面子問題,而不願承認的事,其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第一個影響的就是小孩,就算是隔代教養也一樣--隔代教養的另外一個意義不就是:父母的忽略嗎?

  小孩跟成人一樣,也會有焦慮症、憂鬱症等疾病,此時也會造成失眠,治療時,一樣得先治療原本的疾病,失眠才能改善。而小孩的疾病,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應出大人世界中的衝突、焦慮、憂鬱與無力感。

  總而言之,對於小孩而言,找出失眠原因(很有可能,要把它當成整個家庭的問題來面對),並改善之,才是根本解決之道。除非極罕見的狀況,否則不建議使用安眠藥。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治療相關】底下的細目:關於治療 人格議題 肥胖問題 自殺問題 【安眠藥專論】 物質濫用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