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

作者:顧浩然


我曾經在2018年7月31日,在這裡分享過名為「找工作,先求有,努力投入後再確認是否合適?」的文章。

在這個每年的年終歲末之際,我想再分享關於轉職選擇的思考。

每年的這個時候,往往都會出現一波轉職潮。從人性面而言,我想,很多人在找工作時,應該多會期待能夠找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缺。

我做過的工作

我自己在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之前,也做過不少工作:

高職畢業後投入軍旅長達八年半,退伍後也做過郵差送過信、飯店外場服務生;後來再去唸書,畢業後投入媒體。

在媒體的十多年時間,做過新聞編輯、記者,前後也待過四家媒體,有平面、有網路;跑過社會新聞、政治新聞、地方新聞、社福團體…。

我回想自己所從事的這些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因為自己的內向、害羞、慢熟的個性,讓我在媒體工作時,一直很不能適應;而更早之前的送信工作,因為手腳不靈光,分信、送信都慢,以致於工作時間變得很長、很累,做不到一個月就離職。

至於軍旅,在當年那個極度講求階級制度、服從權威的環境,更讓我飽受煎熬,痛苦到不行。也因此,服役年限一到,立刻打報告退伍。

專業能力、調適與應變力

因為自己這些不同工作的轉換,深深感受到,要能勝任一份工作,需要的不僅是具備能持續這份工作的能力,還涉及到面對工作場合所需的調適與應變能力、面對自我發展階段目標和生活任務的轉變,所帶給自己的衝擊。

而決定要轉換不同屬性、不同場域的工作前,面對未知的忐忑,往往更是一種煎熬。

我有朋友在就業輔導中心工作。朋友告訴我,很多的求職朋友,都不清楚自己能做什麼?擁有什麼樣的能力?自己的特質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愈不清楚自己能做什麼,其結果往往就只能在生活壓力下逼迫下,尋求一份勉為糊口的工作,因為不得不然,工作起來自然也不開心不順心。

職業教練專業培訓的學習

究竟如何選擇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前陣子,我有機會參加為期兩天的職業教練心理師專業培訓課程。

因著自己的工作經歷及課堂上講師的分享,在此也幫大家做個整理。

首先,找工作時,要先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所謂的「興趣」,指得是自己喜歡、很想要了解及投入的心理傾向。

我們可以問自己:我喜歡的是自己可以動手操作的,好比木工、水電…?或者,我喜歡從事可以幫助人的,例如社工、心理師…?

或者,我喜歡思考、推理或解決問題,那就可以考慮朝研究者、學者方面發展。

如果,覺得自己在學生時代常擔任領導的角色,自己也喜歡,就可以朝這方面努力。

而若是覺得自己喜歡藝術美感之類的,也自覺有這方面的直覺及敏感度,也可以考慮像畫畫、設計之類的工作。

又或者,覺得自己很擅長文書處理的,也可以從事秘書或銀行人員等工作。

除了興趣外,也要評估自己有沒有具備從事有興趣工作所需的專業能力,如果沒有,可能就需要去進修或參加職業訓練。

評估自己是不是擁有從事某項工作的能力之外,也不可忽略個人面對工作變動時的調適與應變能力。

硬實力+軟實力=就業力

這兩者,前者稱之為「硬實力」,後者則是所謂的「軟實力」。

硬實力與軟實力二者,可以統稱為「就業力」。

除了這二者,也不可忘記,我們每個人都與自己所處的這個環境彼此互動中。同時,我們也無法忽略個人自身,對於自我發展與生活任務轉變過程的期待。

無論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需要問自己:「我要的是什麼?」

在課堂上,講師提出求職時的五個思考,很值得用來檢視自己「我要的是什麼?」

首先,在職業興趣上,不妨問自己:「我適合哪一個領域或是哪一種職務?」

在職場的適應部份,可以問自己:在做人做事上,我現在覺得如何?我希望的是什麼?

至於求職需求上,則可以從過去以及現實來檢視自己:我的發展重點是甚麼?

由於找工作本身,很需要行動力,否則就只是留於空談。因此在行動力上,可以檢視自己:我的資訊蒐集能力如何?對於設定目標本身的行動積極性如何?

過去的我,又是如何和工作夥伴合作?我的下一步目標是什麼?

為自己的工作創造意義

最後,在為了生活所需而工作之外,何妨也給自己一點時間,思索關於想要在工作中找到其他的什麼意義?

或許,這個是大哉問。也可能,這需要花一輩子時間去探索與整理。但我覺得無妨,也不用急於要找到什麼答案。

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擁有自己的掌控力,關於我想要創造的意義。

時間過得好快。再過幾天,我們就要跟2019年道別,迎接新的2020年。

藉著這篇分享,希望可以提供大家一個在新的一年,準備轉職或謀職時的一點小小參考。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都能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做得開心,做得順心。


最初上傳時間:2021-07-05
最後更改時間:2021-08-02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心靈專區】底下的細目:與心對話 心靈反思 心靈深處 衝破困境 【職場問題】 熟年世代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