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之外

作者:許詩亞


  小傑是個四年級的孩子,因為在學校常常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被老師轉介過來治療他的「過動症」。小傑跟他的父母對於這個標籤沒有太大的意見,也還算配合治療。在輔導過程進行一段落後,小傑的注意力經由藥物和行為治療逐漸有所改善,但我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譬如說小傑總是鮮少談到關於自己的事,每次都只想玩遊戲而逃避對話,也拒絕任何可能會討論到感覺的話題,好像在他的字典裡,「感覺」這兩個字並不存在。當然,他也從來不談任何在家中發生的事。

  

  隨著諮商關係的建立,小傑的爸媽逐漸對我產生信任感,我才知道門關起來後的秘密。原來小傑的爸爸有外遇,而且是個公開的秘密。小傑的爸爸常常帶小傑與外遇的「阿姨」一起出去,媽媽雖然表面上說不在乎,強裝鎮定邀請這阿姨到家裡吃飯,甚至提出讓阿姨搬入他們家的建議,我知道她內心壓抑已久的痛苦隨時在找爆發的出口。

  

  有時候媽媽會追問小傑今天爸爸有沒有帶他去找阿姨,小傑說實話也不是,因為他知道實話背後接踵而來的是爸媽的爭執;他說謊話也不是,因為他無法面對媽媽質問的口吻及強烈的罪惡感。於是沉默、逃避、跟「不知道」成為最佳的標準答案。他在他的世界裡,用他只能理性思考的小頭腦來隔絕所有的情緒,隔絕所有的不愉快。

  

  我用第三人稱的方式,讓小傑知道當其他小朋友遇到類似的情況可能會產生的情緒──困惑、難過、憤怒、冷漠;而會出現這些情緒是很正常的。當小傑小小的臉龐滑落滾滾的淚珠時,我看到他武裝的心逐漸瓦解,縱使是一閃即逝。

  

  小傑還是會用過度理性的方式來隔離自己的情緒。記得有一次跟他聊到爸媽多久吵一次架,他說一、兩個禮拜。接著他補問了一句:「這樣不算常吵吧?」我望者他天真的臉,心中滿是心疼。我知道當他離開諮商室後,他下意識的又會戴上理性的面具來保護自己,避免被痛苦的情緒所吞沒,因為那是他知道的唯一方式,但我很珍惜我曾看過他面具下真實的一刻。

  

  小傑的父母在接受輔導後逐漸了解他們互動對小傑的影響:家裡一處即發的緊張氛圍和小傑夾在爸媽中間的矛盾情結成為他在學校注意力不集中及易怒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切不是一個簡單「過動症」的標籤可以解釋的。我有幸能了解到小傑行為問題背後的原因,並以家族治療介入處理。很多時候爸媽帶著「問題兒童」來求助,希望諮商師能「改造」孩子。還有些父母認為今天問題是在孩子身上,所以他們不參與治療,殊不知唯有爸媽的配合才能做最有效的處理。畢竟我們諮商師一個禮拜才跟孩子進行一個小時的輔導,剩下的時間都是爸媽在與孩子相處。爸媽能夠做的,一定比我們多很多。因此身為父母的您,下次要把孩子送進諮商室時,不妨多與諮商師討論看看,如何與諮商師合作,促成孩子的改變,藉以營造父母與孩子雙贏的局面。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關係專區】底下的細目: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親子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