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要什麼」、「我要什麼」到「我們要什麼?」

作者:顧浩然


 在屬於個人的生活空間裡,我們對於自己「想要什麼」,很多人可能都是清楚的。即使不是那麼清楚,至少,也可以從「我不想要什麼」來做刪去法,然後從中試著找到自己的想要。

 只是,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想要的很多,一時之間難免會陷入難以抉擇的糾結情緒中。

 那麼,在關係裡呢?特別是親密關係裡的伴侶、夫妻及親子關係,或者,我們所在意的關係。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知道自己要什麼」這件事,很重要。否則,就可能會陷入無頭蒼蠅似地,導致生活像個陀螺般地不停地轉,卻不知道這麼努力,到底要的是什麼?

 在現在這個強調每個人的獨特性的時代,我們都被鼓勵要做自己。

 做自己很好,但麻煩的是,很多時候,親密關係之間的衝突與爭吵,往往就是緣自於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但卻不能接受對方跟我自己要的不同。

 例如,做父母的,會想要孩子可以認真念書,或要展現好的生活態度…。在伴侶之間,則可能會想要另一半能夠更體貼、能夠分擔家事、能夠對關係忠誠…。

關係經營需要妥協與調整

 放在相處互動上,好比,如果伴侶彼此相隔兩地,平時只能透過電話或line的訊息,互道思念或者分享生活大小事。

 可偏偏有一方因為工作關係,不能如另一方期待地,每天對自己噓寒問暖;或者好不容易講到話,但對方卻因手頭上有事正忙,不能專心地聆聽,導致對方覺得被忽略,並因此而生氣,然後呢?彼此就在電話裡頭吵起來了。

 在關係裡,很需要學習的是,彼此妥協及調整,但這個妥協及調整,是要奠基於彼此面對這個關係裡,對於「我們要的是什麼」是否有共識。

 我再說,是「我們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我要的是什麼?」

不過請別誤會我的陳述,我並不是說清楚表明自己在關係裡「我要什麼」這件事不重要。

堅持自己要的,關係中易生衝突

 事實上,關係的經營過程,明白表達自己的想要與需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也是重視自我的一個展現。在關係裡,如果彼此都能夠勇於表達自己要什麼,我會認為,相對而言,這是一個讓彼此都覺得安全且信任的正向關係。

 但在彼此表達自己在關係的需要與想要的同時,我們可能也需要思考,自己的想要與需要,放在我和對方的這個「我們」的關係裡,意義為何?

 如果,關係裡的雙方,都堅持自己所要的,很容易就會淪為「輸贏」、「對錯」、「好壞」之爭,於是,就變成彼此拔河,都想要把對方拉到自己這一方,然後關係就因此更為僵持不下。

讓「我們」創造「一起」感

 一旦落入了這樣的爭執,相信我,這最後的結果絕對是兩敗俱傷。而這個讓兩人都受傷的關係,事後就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修補得來。甚至,可能因為關係的相處,一直都在這樣的爭執模式中,最後,導致關係真的絕裂,而再也無法修復了。

 在關係裡,如果一直堅持「我要什麼」、會變得只有自己,卻沒有對方。一旦在關係的相處裡,雙方都堅持自己要的,這個關係並沒有辦法形成所謂的「一起感」。

 在親密關係裡,沒有一起感,我們很可能就會感覺到關係中的孤單、落寞,覺得受傷,久而久之,會造成關係上的推力,把彼此都往外推,進而使關係愈來愈疏離。

有了「一起感」,就有力量

 而在職場關係裡,沒有一起感,可能也就沒有群體的向心力,並因此無從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或創造單位最大的利益。

 關係中的彼此,一定都會有自己想要的,但不妨可以問自己:這個我們的想要,放在關係裡的「我們」是什麼?比如說:是彼此理解?是彼此都能感受到被愛、被重視、被認可?是歡樂的氛圍?是一起打拚的成就感…?

 在關係的經營上,當彼此願意一起思考「我們要什麼」時,或許就有機會放下自己原有的堅持,然後彼此調整及妥協。而這個調整及妥協,就比較不會有委屈或不平的情緒。

 相反地,因為彼此都願意一起去思考「我們要什麼」,那麼過程中,我們將會感受到那個一起感,彼此願意在這份關係努力及付出,是可以讓彼此感受到支持的力量與情感。

正向關係發展的進程

 從「你要什麼」、「我要什麼」到「我們要什麼?」這是一個關係發展的進程。

 當我們一個人生活的時候,知道我要什麼,可以讓我們有努力的目標及動力。而一旦進入到一段關係,特別是我們所看重的親密關係,我們就需要學習暫時放下自己的某些「我要」的堅持,來與對方連結,進而透過這樣的連結,共同創造出彼此所建立的「我們」的關係,一起經營並成就彼此想要的圖像。


最初上傳時間:2021-11-25
最後更改時間:2023-08-20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關係專區】底下的細目:【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親子議題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