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底下的細目:【最新百篇文章】 



相愛難、孩子相處更難:用溝通共識取代設立規範的親子溝通

作者:劉依函


「爸、媽,不要再說你懂我!」、「不要再說你是為我好!」、「為什麼你們不願意聽我說?!」…孩子吶喊著。與孩子的相處,你是否曾感到無能為力、百感交集、內心又千瘡百孔的複雜感受?尤其,家中育有一個以上的孩子,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教養方式須想方設法以因應百變的孩子,卻沒有一套教養準則,必須從相處中慢慢找到「因材施教」及屬於彼此的相處方式。

電影《少年的你》劇中曾提到:「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變成大人」;當我與兒童、青少年工作時,我感受他們因父母心裡受傷的疤痕,失落的眼神與蜷曲的身體表達著他們的失望;然而,我與成人工作時,也感受他們曾因為父母而受傷長成大人的模樣,他們進入關係、走入婚姻、養兒育女,卻被期待必須即刻學會成為父母?當來談者因為親職教養問題困擾前來尋求協助時,我最常聽見的是「我絕不要像我媽媽/爸爸那樣!」、「我不知道能怎麼做?我很害怕…我覺得我越來越像我的媽媽/爸爸…。」,成為父母的過程中,或許在挫折與不安中逐漸長成,同時也與自己成長過程中與父母關係間受傷的自己共處與修復。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理解孩子,如何拿捏相處距離,僅是設立一條又一條的「教條」,那麼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的分享中找尋平衡的可能性:

一、理解自己的感受

身為父母或許都有理智線斷裂的經驗,吼著:「再哭就不要你了!」、「我真後悔生下你!」、「為什麼你每次都…。」,而在理智恢復後,可能又陷入某種自責中,內疚著讓孩子心裡受傷了;的確,我們需要留意言語中的指責與可能帶給孩子的焦慮感受,然而,在好好說話之前,我們可以先學習理解現在的感覺是什麼?例如看著家中散落的玩具,而感到煩躁、生氣,接著可以思考「我需要甚麼?」,好好說話的基礎需先理解自己的感覺與需要;從「為什麼你每次都不收玩具…?」調整為「我需要你記得將玩具收好!」。

二、練習跳脫「成功父母」的想像

幼時或許我們也曾經驗對父母的失望、受傷與渴望,源自於我們內在有理想父母的想像,期待他們能成為完美的父母,而當我們成為父母時,亦認為必須成為正確、完美的父母;然而,我認為,沒有完美、成功的父母,我們能做的是成為「足夠好」的父母,「足夠好」就好。

三、真正的溝通是「聽」出來的

我們常以我們的立場以為理解孩子,卻剝奪讓孩子充分表達的機會,傳統的文化下亦營造某種「孩子有耳無嘴」的氛圍,彷彿孩子沒有表達的權力,只能順從、聽話,長期下來除了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及為自己負責的能力外,亦可能造成孩子不再願意與父母溝通的僵局;我們需要停下來,好好傾聽。

四、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不一樣不代表需要爭得輸贏,孩子與父母皆是獨立個體,在理解孩子內在感受與想法後,我們需要練習好好回應,倘若我們與孩子擁有不同意見時,可以表達我們的考量,而非僅是禁止、限制,真正理解與尊重,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結論,別忘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留意避免陷入支配與控制,他/她可以擁有自己的主見及選擇;我們要做的是協助與孩子共同合作與討論。


最初上傳時間:2022-10-14
最後更改時間:2022-10-14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底下的細目:【最新百篇文章】 






線上約診

線上
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