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俊欽
焦慮症狀是正常反應之一,非常常見,但案主未必能了解自己的問題就是焦慮。所以我們必須透過焦慮的各種表現,來追蹤它的存在。一般來說,焦慮會有心理與生理兩大反應。心理上的反應是一種無端的、不舒服的、難以描述的感覺,常見於有壓力事件來臨時。我們無須對焦慮下一個完整的定義,我們只需請案主比較一下當時的狀況與重大壓力事件來臨前的狀況,就可以偵測焦慮的存在。
「當時的感覺,會不會就像你要參加考試,或者要上台演講時一樣?」利用類比的方法,就比較能判斷是否有「焦慮」的存在。
但是面對教育程度與社經地位較低的案主,我們就不容易透過心理上的反思與描述,來區辨焦慮的存在。比較常用的做法,是透過焦慮在生理上的反應,諸如:手抖、心跳加速、冒汗、暈眩、面部潮紅、手腳冰冷、麻木感、呼吸急促、喘不過氣、胸漲腹漲、坐立難安等等。讀者可以一一詢問案主這些症狀,倘若有這些身體症狀,就可能是焦慮的徵兆。
但光是知道有無焦慮,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焦慮也存在於正常人身上,我們必須進一步區分出「病態性焦慮」,才能視之為症狀之一。
病態性焦慮的特徵,利用「矛盾檢測法則」──就是強度不對、場地不對、原因不對、過程不對的焦慮。常見的病態性焦慮有四種:「恐慌發作」、「強迫症狀」、「創傷後壓力症狀」、「廣泛性焦慮」。
恐慌發作指的是突然出現的高度焦慮,焦慮可能在幾分鐘內就達到極限,然後在一個小時內自然緩解。
強迫症狀在傳統上,被歸類於焦慮症狀之一,但這也是比較具有爭議性的症狀。因為強迫症狀具有相當複雜的特徵,過於簡短的描述,往往會誤導讀者。常常見到一些助人工作者將「強迫症狀」、「受動症狀」、「受命令後反應」混為一談。限於本書的篇幅,與其含糊描述不如不描述,有興趣的讀者,煩請自行閱讀焦慮也是病嗎?」的恐慌症一章。
創傷後壓力症狀是特指於受到重大壓力事件,諸如:浩劫餘生、經驗暴力事件等案主身上的焦慮症狀,焦慮症狀往往伴隨著「再經驗(flashback)」、「感覺麻木(numbness)」一同出現。
廣泛性焦慮則是指持續性、無相對原因的焦慮狀態。
必須注意的是,讀者不要將這四種病態性焦慮與DSM-IV上面的「焦慮症」混為一談──「恐慌發作」與「恐慌症」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一種症狀,可能出現於各種疾病,包括:恐慌症、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憂鬱症患者身上;後者是一種精神疾病,有特定的診斷條件。
最後更改時間:2021-08-02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