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怡臻
陳怡臻
常與案主談以下議題
一、婚姻與伴侶諮商/ 感情諮商
1. 感情裡、婚姻裡的溝通困難、感覺不被瞭解,溝通起種種議題如,家事分配、育兒議題、婆媳問題等,感覺像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2. 兩個人在爭吵中難以溝通,明明還相愛、在乎、或都有意願溝通,卻溝不通的兩人,希望降低衝突、爭吵或改善冷淡、疏離,或有共識的繞開不能談的話題,協助刻意忽視未爆彈的伴侶,重新找到適合彼此的溝通模式。
3. 伴侶經歷欺騙或外遇劈腿後,兩人感到不信任,沒有安全感,不停地追問、查勤、看手機、爭吵、解釋,而溝通失焦。太過激動、尖銳、憤怒、沉默或防衛以致於溝通難以順暢進行,卡住且重複的迴圈讓人感到疲憊,想要修復關係,卻感到困難。希望降低焦慮、不安、痛苦、悲傷、害怕的感覺,增加信任感、親密感、安全感。
4. 婚前諮商
5. 中英文雙語伴侶諮商:跨國文化的感情或婚姻,因不同文化差異、家庭背景、人生經驗、價值觀、語言而引起的溝通困難。若有需要,治療師可兼做口語翻譯。
6. 分手議題
1) 伴侶一方或雙方感到迷惘,不確定是否要分手或繼續走下去。討論分手或繼續交往多次未果,但因時間壓力、人生階段、或其他原因需要釐清該結束還是繼續的感受跟想法。
2) 伴侶雙方傾向或確定要分手,但還有議題需整理,不想帶著過多的混亂、困惑、內疚感分手,像是為甚麼會走到今天這地步? 為甚麼會走到分手?我或我們做錯了甚麼導致今天這樣難受的結果?好在下段關係,不再犯同樣的錯,不白費這次痛苦的分手。希望好好分手道別,把想講的話講出來,重新定義關係,找到新角色,無論是恢復成朋友或是熟悉的陌生人,然後帶著平和或祝福的心跟對方道別,畫下句點。
二、家庭諮商
1. 兩人以上:協助來談的父母與成年子女在原地踏步的對話中取得進展,將潛藏在重複詢問、解釋、沉默、不耐煩、無奈、擔憂底下的關心及血濃於水的親情更立體呈現,好較多感受到親情多於爭吵、重複的談話,釐清誤會、並促進兩代之間較深的瞭解。
2. 個別會談:年長父母、成年子女、或大學生子女不願來談,父母或子女本人想透過個別晤談釐清平常互動可能產生的誤會,開始找到可能的、新的互動模式。
三、感情議題
1. 單身或在關係裡的兩性關係,單身難以踏出第一步交友,或對關係、對方感到焦慮、不安、擔心、害怕, 不小心推開或拒絕別人,而後又感到懊悔。要不就是拼命付出,但還是覺得對方不愛我。
2. 分手後,自我療傷,整理困惑經驗、自我懷疑跟自我否定的自信重建。
3. 在複雜的感情裡,不確定要走還是要留,想要摸索出一條路,找到自己想要離開還是留下。或是已經知道想要留下,但有情緒困擾,感到難以調節。或是想要離開,但難以離開,想要整理思緒、情緒,找到離開的力量。
4. 對關係品質感到不滿,但伴侶不願來談,或自己想先做個別晤談,釐清狀況或想法,盡可能找到開始改善關係狀態的頭緒,踏出第一步。
四、人際關係
跟家人、朋友、同事、上下屬等,感受到有點疏離、孤單、或會有衝突、情緒化,擔心影響人際關係沒有朋友或影響升遷。
五、建立自信
1. 感覺自信不夠,感到自卑,想要提昇自我價值感,接納自己,愛自己,降低完美主義或自我批評。
2. 習慣討好他人、順從他人,感覺自己是濫好人,難以拒絕他人的要求,表達自己感受、意見或自我等的自我瞭解與探索。
3. 難以接受他人的讚美肯定,有時很有自信,有時覺得不夠格。或是很難感受到自信,覺得讚美是安慰或是客套話。
4. 過度在乎他人眼光
5. 在不同角色裡的好與壞之間掙扎:
好女兒 VS 壞女兒
孝順兒子 VS 聽從自己
好媳婦 VS 壞媳婦
好媽媽 VS 好主管/好員工
好老婆 VS 壞老婆
簡單一句就是,我想做自己是不是很自私,很壞,別人會因此討厭我?
六、創傷經驗修復
1. 已經感到或有些開始懷疑家中重要的家人的暴怒情緒、激動的行為反應,說過的話,對現在的自己有負面影響,卻又掙脫不了這些負面影響。
2. 跟家人父母相處時,常感到被挑剔,不被認同,或是被同學朋友排擠或傷害,影響現在的人際關係或對自己的感覺,感覺沒自信、不被喜歡、被忽視,害怕被遺棄。
3. 職場上,老闆、主管、或同事的言語或行為打擊到自己,感覺憂鬱焦慮、受創,困住、自我懷疑,想要降低負面情緒及事件對自己的影響,重新踏出去。
七、壓力情緒調節
因各種壓力覺得情緒起伏不定,覺得焦慮、擔心憂慮、情緒低落、悶悶不樂、鬱悶、憂鬱、生氣憤怒。
八、身心狀態調整
因情緒、壓力或議題引起的失眠、頭痛、疲倦、無力、頭暈、胃痛、胸悶、呼吸不過來、心悸、流汗、恐慌、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等身心症狀。
九、性向探索及生涯規劃
探索性向及興趣,或是轉換工作跑道,想要踏出舒適圈,探索自我及外在職涯世界的探索,或是尋求生命意義。
十、性騷擾受傷受創經驗修復
在職場、家族、朋友圈或是公共場合被陌生人性騷擾,想要照顧、調節因此而產生的憤怒悲傷等情緒,降低受困受傷的影響。
受訓於婚姻與家族系統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BT)、情緒取向治療(EFT)、存在主義等。
談話風格,溫暖同理,不批評、不論斷,或用自己的價值觀批評案主,真心理解每一位案主,並跟他們,
青少年、大學生及成年人面對處理,在他們的人生階段會遇到的困難及挑戰。
覺得情緒低落、焦慮、生氣、緊張、恐慌、傷心、孤單寂寞等感覺卡住,
或是覺得身體不舒服,面對生活喘不過氣,躲藏到酒精、網路或遊戲的世界裡,找一點喘息的機會。
核心問題被一層又一層的包覆住了,好像感覺到它的存在,自己好努力了,但不確定還能怎麼處理?
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一起抽絲剝繭,面對潛在的主要議題,當核心問題一被瞭解跟鬆脫,會形成漣漪效應,
很多其他的問題都會跟著鬆開。
所以可以在家庭關係、感情關係、父母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工作場域、人生意義、自我瞭解、
自信自卑感、完美主義、生涯規劃、文化差異上等議題做調適,不單單只是撐著、忍耐著或覺得挫敗。
而是能夠走向並接近對生活狀況或自己感到接納、放鬆、歡喜的生命樣貌。
常常覺得不開心,情緒低落,恐慌或焦慮,
有時會很迷惘,不確定自己的方向或目標,
好想交多點朋友、想要被喜歡認同,但會害怕主動說話。
希望跟父母親人都能相處愉悅,
我也不想發脾氣,但總是惹得自己厭煩或生氣。
另一半不瞭解我,我的需求跟渴望,相愛容易,相處好難
該留下忍耐著還是離開?
有些過去讓我好難相信感情,
但是我又好想要,自己就跟自己在心裡面打起架來了。
有時不小心把追求者或情人推開,要不就是拼命付出,
結果呢?沒有結果了。
老闆好難討好,同事不好相處,
難以滿足他們的期待,
不喜歡自己生氣或是情緒化,
常常自己罵自己,
其實還滿希望自己可以喜歡自己,可以開開心心過生活的.....
我們可以透過瞭解這些情緒或困難的形成原因,
找到藏在最深處,讓人卡住的核心問題,
尋找新的自己或長出新的思想或方法,
用新的工具去面對處理生命給予的困難或功課,
當我們突破以後,相遇那個新的、成長過後的自己
講題:
九大國度愛情通則:談感情的起始
吸引力法則:談愛情與人際魅力
婚姻裡的甜蜜魔法:和諧感情的關鍵因素
親愛的,你為什麼劈腿
兔子吃不吃回頭草:談感情觸礁常見原因及感情修復關鍵因素
失戀者聯盟:談分手歷程與悲傷調適
約會暴力預防
向性騷擾說不
擁抱內在小孩:瞭解自我保護機轉、生存機制及它們對自己人際、感情、工作的影響
設立健康的人際界線
我覺得生氣、難過,怎麼辦:認識情緒與情緒調節
減重心理,享瘦一生:談減重、情緒、食物與懶得運動的關係
我要一夜好眠:談失眠成因及因應方法
Culture Shock:與外籍生談文化衝擊